N本报记者 叶琦/实习生陈晰/晓蕾制图
今年普通高招录取进程已经过半,高考录取通知书正在投发之中,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在喜悦之余陷入没钱上学的苦恼。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正在为上学所需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发愁,那么请别担心,除了岗位助学、慈善助学外,国家助学贷款已日渐成为寒门学子圆大学梦的一条重要途径。
从今年夏季开始,我省国家助学贷款进入第一个还贷高峰期,1/3的贷款学生开始还本付息。从2001年崭露头角,时至今日,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已日臻完善。学生个人该如何把握贷款额度?民办高校的学生能否申请助贷?建立诚信还贷的信用社会离我们还有多远?近日,省教育厅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主任吴选兴接受了本报记者 专访。
NO1贷款额度怎么分配?
按照以往的规定,每年9月开学前,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将根据各校在校生数20%的比例,预计贫困生人数,并按照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下达省属高校贷款总额度。那么,今年是否会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考虑下达不同的贷款额度呢?
吴主任介绍说,今年我省在各院校贷款额度的分配方式上进行了调整。从今年6月份开始,省教育厅已经通知各院校上报贷款计划数,最迟在8月份即可公布具体的贷款发放数额。按照各高校的具体情况分配贷款额度,无疑比过去按在校学生数20%划定贫困生的做法更为合理,在贫困生比例偏重的院校中,更多的困难学生将有机会获得贷款的帮助。记者了解到,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入学,在闽各高校纷纷出台了“助困”措施,确保不让一个贫困生掉队。此外,我省要求各高校开设“绿色通道”,对无力交纳学费的学生一律先办入学手续。
NO2贷款多少才合适?
根据国家助学贷款的规定,每名贫困大学生每年最多可申请6000元的贷款,那么,学生个人如何把握贷款额度,贷多少合适?吴选兴认为,对于不同的学生没有标准的格式,学生要明白贷款有收益,但也意味着要承担风险和责任。贷款学生要履行借款合同,要考虑到今后还款的压力,所以要充分考虑家庭的实际情况、毕业后就业的前景等,在学校的指导帮助下,做出理性的决定。一味地争取高额贷款,并不是明智的选择,也可能在将来造成太大的还款压力。
除了国家助学贷款外,现在大多数院校都设置了勤工助学岗位,以及申请各类奖学金的机会,只要发奋努力,贫困学生也能够在学校的补助下顺利完成学业。吴主任建议,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新生,要先积极筹措学费,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也不要气馁,可以准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在申请贷款的时候,最好能同时参考这些制度,在大学生活起步之前,作一个合理的小预算,让自己的大学生活目标更加明确。
NO3民办高校能否申请?
一些自愿选择了学费较高的民办大学的学生,是否也能同样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帮助?吴选兴介绍说,去年,我省有40所地方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贷款名单之列,其中涵盖了全省所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民办高校中只有仰恩大学试点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其他民办高校还未列入贷款学校名单。但不少民办高校已采取了各种奖学金、勤工助学等方式,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虽然目前我省尚未向其他民办大学提供助学贷款,但是“政府助学奖学金”已经开始全面向民办高校发放,对全省普通高校20%的贫困生提供每月100~150元不等的生活补助,每年按10个月计算。此举惠及我省包括民办高校学生在内的8万名贫困生,已从今年春季起实行。现在,福建省只要是通过高招正式录取的贫困学生,都享有接受政府助学奖学金补助的权利。
NO4申请手续有多难?
国家助学贷款牵涉到许多具体的规定,那么会不会影响申请贷款的效率呢?这也许是需要贷款的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去年曾有媒体报道“国家助学贷款要盖几十个章”的情况,对此,吴主任表示,由于每年申请贷款的学生人数很多,学校和银行在审核的过程中肯定需要一些时间,但是办理贷款要盖上几十个章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一般是不会出现的。实际上,只要按照学校和银行的说明,按步骤办理手续,学生很快就能拿到国家助学贷款存折了。
今年省教育厅已经下发《国家助学贷款指南》,随入学通知书寄送给公办学校的新生,贫困生可详细了解办理贷款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及时去高校报到。吴主任表示,随着信用体系的完善、审批环节的减少,申请助贷的程序也会越来越简化。
NO5还贷信用有多高?
国家助学贷款自2001年在我省推开,我省学生还款情况如何?吴选兴评价,全省普通高校贷款学生的还款情况还是不错的。去年,有部分学生已经开始还款,首期还贷的毕业生共有698人,已偿还贷款297万元,还贷率达80%以上。在银校双方配合下,一些高校学生的还款率都达到100%。
如果学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工作或收入非常低,无法负担还款,怎么办?吴选兴说,按照原有政策,贷款学生自毕业之日起,就要开始偿还贷款本息,4年内还清。2004年秋季开始实行的新政策,考虑到贷款学生的实际困难,允许借款学生毕业后视就业情况,在毕业离校时,与银行签订还款确认书,可以马上还款;也可以在1~2年后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无法按合同约定还款,应该尽早书面告知贷款银行,配合银行办理相关手续。
NO6不还的代价有多大?
从今年夏季开始,我省国家助学贷款进入第一个还贷高峰期,1/3的贷款学生开始还本付息。吴选兴说,相信这些毕业生都能珍惜个人信用,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如期还款。据介绍,贷款学生毕业后不能按合同约定偿还贷款本息的,银行将发出催款通知书,并依法追究违约责任、计收罚息,同时将其违约行为载入金融机构诚信系统。“因此,各高校要尽早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银校双方共同配合,将这项工作真正落实。”吴主任介绍说,有些学生没按时向银行支付贷款利息,有的可能是忘记了,但在银行看来,就是不诚信的记录。这些学生今后再申请贷款或拓展事业时,很可能无法通过银行的审批。
吴主任介绍说,目前,我国正在建立公民个人信用制度。今年6月底,教育部启动了贷款学生档案,其中包括20多项学生个人信息记录;今年7月,央行已开通联网后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我省也正在采集贷款毕业生的个人信息,将于7月底汇总到教育部。并入全国诚信系统后,这些信息就作为贷款学生的信用资料,好比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借款人今后不管走到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有关部门和人士都可以据此考察他的信用记录。
NO7今年有哪些新举措?
年初,教育部出台新举措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规定“今后所有去艰苦地区和艰苦行业的学生贷款,本金和利息将由国家代偿。”我省是否将参照执行这一项政策呢?对此,吴主任表示,去年下发的省政府181号文件中曾提到,“对毕业后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期达到一定年限的借款学生,经批准可以奖学金方式代偿其贷款本息。”
何谓“代偿”?即对于毕业后自愿到艰苦地区工作的借款学生,每年政府将提供奖学金助其偿还助学贷款。吴主任说,这一政策目前尚未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今后若能予以实施,将为毕业生还款提供另一个有效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