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年龄层的考生挤在同一考场,可是考风却非常淳朴,根本没有人偷看!”参与1978年高考监考工作的谢老师,说起那年高考感慨地说道。昨日,已退休搬到厦门带孙女的龙岩人谢老师,向记者回忆了他当年参加高考监考时的点点滴滴。
知青报考很踊跃
当年谢老师在龙岩长汀某乡的学区工作,高考恢复后,大量下乡插队的知青要报名参加高考,而乡政府辖区的中学又只有初中部,无法接受高考报名工作,于是学区就临时成立了一个招生领导小组,抽调了四五名工作人员接受知青们报名。
“没有招工回城的知青,只要符合条件的几乎都报了名,因为这是他们实现梦想最好的机会!”谢老师说,这些考生报名后,有条件的就私下找老师进行补习,没条件的则四处找课本边干活边复习。
考场上考风真淳朴
为了避嫌,谢老师被抽到了县城的长汀一中监考。“那时没有手机,没有传呼机,考场上考风非常淳朴!”谢老师形容自己的监考工作就是服务工作,比如帮考生到走廊倒杯凉茶等。
给谢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当年考生根本没有偷看的想法。“考生们常常紧张得发抖,我们监考老师还得一直安慰他们不要紧张!”谢老师说,试卷发下去后,在没有听到开考钟声前,考生们大气都不敢出,很少有考生敢提前浏览试卷的。对于那年高考考风如此淳朴,谢老师的理解是,高考停了那么多年,考生们很珍惜这个机会,都不想出任何差池。
谢老师还告诉记者,当年,他才20多岁,而他所监考的那些考生一半以上比他年龄大。有一名年龄较大的考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见该考生皮肤黝黑,脸颊两侧有两条白色的印痕,估计是常戴斗笠的缘故。谢老师说,如果不是耽搁了这么多年,这名考生估计早就进入大学校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