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在闽招58人
新增经济学、天文学和心理学3个专业
今年北大(校本部)在福建理科招生计划为30人,新增了经济学、天文学和心理学3个专业;鉴于福建生源质量优异,北大工学院计划再次面向福建招收3名学生。今年,电子信息科学类仍然是北大录取人数最多的专业,在福建计划招收10名学生。文科方面,北大(校本部)今年计划录取25人。
清华大学:在闽招79人
在闽计划招生79人,其中理工类74人(包括68名统招计划,6名国防定向生计划),文史类5人,以上公布的招生计划不包含已经被清华确认为保送生的人数。
复旦大学:在闽招62人
首次以105%投档
面向福建招收62人,其中文科20人,理科42人,招生计划数与去年基本持平。据了解,今年复旦大学在闽招生首次以105%投档,往年在闽招生均以120%投档。
南京大学:在闽招58人
文科人数比去年略有增加
计划面向福建招生58人,其中文科18人、理科40人,与去年相比,文科人数略有增加。
哈尔滨工程大学:在闽招90人
若一志愿生源不足,则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
校本部今年计划面向我省招收90名考生,均面向理工类招生。哈工大今年招生的特点是:若一志愿生源不足,哈工大校本部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在一志愿生源充足时,校本部也将招收高分二志愿考生。
浙江大学:在闽招65人
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在闽招收65名考生,其中文科8人,理科57人。今年浙江大学招生的新亮点是:采取按学院或学科大类招生,学生入学时没有固定的专业“帽子”,通过宽口径的通识和大类平台课程的学习,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在闽招84人
新增微电子学、经济学类、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3专业
在闽招生84人,全部是理工类,其中校本部65人、医学院19人。各省高考成绩前30名(原始分)的优秀学生,在进校后3个月内,可在全校范围内重新选择专业或学院(包括各类试点班),对进入实行按院招生的考生,在平台分流时满足其专业志愿。今年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在闽招生新增了微电子学、经济学类、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专业,这3个专业在闽各招1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闽招55人
将由高分到低分录取第一志愿考生
今年计划面向福建招收55人,均为理工类计划,与去年基本持平。该校将以高考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若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则由高分到低分录取第二志愿考生。非第一志愿考生的高考成绩(不含附加分)应不低于已投档的第一志愿考生的平均分,且服从专业调剂,方能录取。
北京师范大学:在闽招120人
新生可自愿申请参加免费教育师范生选拔
在闽的招生计划为120人,全部为非师范生统招计划,招生计划与去年持平。其中,文科招42人,理科招78人(含体育类理科5人);文科招生计划涵盖11个招生专业,理科招生计划涵盖14个招生专业。今年北师大面向我省均为非师范生统招计划,但新生在入学一年内,可自愿申请参加免费教育师范生选拔,由学校择优确定人选。
中山大学:在闽招130人
可能会追加在闽招生人数
计划面向福建招收130人,其中文科24人、理科106人。与去年相比,这一计划基本持平。据透露,如果今年福建考生的分数高,生源质量好,将会追加部分在闽招生计划。
天津大学:在闽招85人
将与英国、澳大利亚高校合作开设2个国际合作项目,符合条件学生可获两国高校学士或硕士学位
计划面向福建招收85人,其中理工类考生82人、文史类考生3人,与去年相比,增招15人。今年天津大学招生的亮点是:将与英国、澳大利亚高校合作开设2个国际合作项目,学生如符合条件,可获得两国高校的学士或硕士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在闽招66人
自主选拔类型扩大,降分幅度由20分改为30分
在闽招生66人,其中文科34人,理科32人。今年中国人民大学新增了管理科学和艺术设计(新媒体方向)两个专业,同时,今年自主选拔类型进一步扩大,降分幅度由20分改为30分。
武汉大学:在闽招105人
武汉大学今年在我省计划招105人,比去年增加15人,其中文史类11个专业、22人,理工类36个专业、8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