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福建07高考生选院校专业应充分综合往年情况
来源:2exam.com整理 2007-6-28 13:33:00 【字体:小 大】

  本报福州讯 今天起,全省30多万考生开始填报高考志愿。本报综合近两年本科的录取特点,作为考生选择院校专业时的参考。

  提前批:选择好也会增加中标率

  近年来,在提前批录取的院校专业逐年增多,只要选择得当,有可能提高被录取的几率。

  在提前批次,名牌院校、军事院校、政法类院校一直是热门,但其中也有生源不足的,譬如鞍山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南阳师范学院新疆师范大学等都出现过生源不足的局面,省内龙岩学院在去年提前批招生也是计划不足。考生如果在本科的录取批次中信心不足的话,仔细研究一些普通院校的近年计划和录取数,有选择性的填报,往往会提高中标率。

  本科一批:高分率影响省内院校生源

  本科一批招生,许多线上考生把第一志愿填上了省内的高校。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省内院校的本一招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以2006年为例,清华、北大、南开、

复旦等名校都是早早的在第一志愿“吃饱”,而省内几所院校的第一志愿线上考生与招生计划刚刚持平。有关人士分析,2006年的高分比例较高,让不少考生产生冲击省外高校的念头。今年,文史类的成绩降幅较大,理工类考生的成绩虽然也有降低,但是受到招生录取控制线提高的影响,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省内院校热”。

  在专业方面,本一批政法类、通信类、外语类、财经类等高校在2006年招生中非常火爆,而农林、地矿、石油等院校则鲜有人问津,西南大学作为一所农林为主的院校,去年的第一志愿线上考生就只有3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报考人数只有40人。不过,往年热门的一些专业在今年却有转冷的迹象,类似计算机、法学、英语等热门专业今年就遇冷。对于一些分数居中的考生,有意识地避开热门专业,可能会提高“命中率”。

  本科二批:冷静对待“省内热”

  本二批院校的招生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地域性。不仅仅表现在东西部上,省内、省外的地域差异也非常大,近两年来,省内本二批院校招生持续火爆,省属一般本科院校都能在第一志愿首轮投档完成招生计划。

  2005年集美大学理工类第一志愿线上生源超过招生计划数两倍,

福建师范大学第一志愿线上生源超过计划2.5倍。2006年,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院校的第一志愿线上考生都是爆满。与省内院校走俏形成对比的是内地西部院校的连年遇冷,2005年和2006年两年内,四川理工学院、四川师范大学、
襄樊
学院等院校的第一志愿线上生源屈指可数。省内院校的一些招生负责老师表示,其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本二批线上的考生在心理上的一种暗示,因错过了本一批的录取机会,担心再错过本二批录取,选择招生计划数较多的省内院校可能保障就会大一些。实际上,由于线上生源充足,不少本二批院校的录取分数甚至接近于本一线。

  对此,专家建议,综合实际的分数和近年的院校招生分数因素后,适当地选择一些省外本二院校未尝不可。另外,近两年来,本科三批和高职高专批的录取形成较鲜明的对比,不少分数不高的考生放弃了本科的院校,而是直接选择填报高职高专院校,希望可以选择到较好的专业,形成了本三不如高职高专“热”的局面,从近年的录取来看,这种弃本科求专业的局面有延续下去的可能。 (记者:张臖)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