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海南教育难言之痛 "高考移民"缘何潮涌而来?
来源:海南特区报 2005-8-23 8:55:00 【字体:小 大】

7月14日,省教育厅给省考试局下发了一个通知。通知上说,经调查核实,海口海天学校李洋、吴莉雯、品锦晔、谢爽、杜秋烨等28名考生,高中阶段后两个学年在海南省就读时间未满两年,根据琼府办20037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取消这28名考生在海南省报考第一批本科学校的资格。

    其中的李洋是今年海南省高考理科状元,此前在海口海天学校就读。李洋等28名学生之所以被取消在我省报考第一批本科学校的资格,是因为他们有了一个特殊的身份——“高考移民”,而像这样身份的考生,今年高考几乎占总考生人数的四分之一。

    今年“高考移民”占了1/4

    3月20日,海南省2005年高考开始报名,当天,海口市教育局考试中心门前,报名学生家长人头攒动。据该中心一工作人员透露,当天报名人数超过去年同期报名人数近200人,第一天的工作量让他们预感到今年报名工作要比去年量大。接下来的报名时间,每天近1000人的报名数验证了这位工作人员的预感。

    就在同一天,记者接到一“神秘”读者来电:海口市大同路华侨大厦入住了一批“特殊客人”,他们从河南信阳而来,准备在海口参加高考,这批“客人”约150人,准备在这里住10天。同天,海口万华酒店也来了一批“客人”。

    事后,记者获悉,像这样的“客人”不在少数。4月27日,省教育厅长、省考试局局长及高招相关负责人与海南30多名家长代表面对面,就今年高考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传闻”进行澄清。在这次会议上,教育部门第一次公布了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今年全省报名人数44929人,其中报考文史类的学生有16704人,理工类考生26603人,体育类考生508人,艺术类考生561人,对口招生(三校生)553人,总人数比去年多9762人。在省外借读的考生人数为9803人,占了近四分之一。

    “高考移民”缘何潮涌海南

    海南“高考移民”由来已久。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从1999年至2005年,6年时间在我省参加考试的“高考移民”人数超过1.5万人。

    其中,1999年198人,2000年293人,2001年586人,2002年就递增到1875人,占当年全省考生总数9.5%。2004年的数字是近3000人,而到了今年暴增至9800多人。

    高考移民数量如此庞大,省教育厅一教育专家这样解释其原因。海南地处祖国边缘地区,中央及相关部门对其关注度比较高,在政策上有所扶持,海南高考招生指标比例较其他省份大,录取分数较低,录取比例相对较高,这样就刺激了一部分基础教育较好的省份一些学生来我省报考。

    这位教育专家称,虽然北京、上海分数线也比较低,指标也比较多,但北京、上海等地因户口问题管理得比较严格,考生无法进去考试,而海南有购房入户等政策,只要有本地户口是允许其报名参加考试的,这跟教育部制定的相关政策相一致。

    “高考移民”对本地造成冲击

    如此迅猛的高考移民潮,对海南本地考生的冲击毋庸置疑。据了解,最近3年,高考移民的平均录取率高达88.13%,海南本地考生录取率为81.9%。按此比例计算,今年高考移民将有8600多人被录取,如此数量足以将海南第二、第三批录取院校的7681个名额全部“抢走”。

    7月27日,本科第二批录取最低分数线确定,文史类573分,理工类525分,分别比去年增加13分、15分。此前公布的本科第一批B段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文史类582分,理工类542分,分别比去年低44分、46分。分数线一划出来,即便引起轩然大波,今年本科第二批录取最低分数线和本科第一批B段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之间的差距,在最近4年中最小,增长比率却是最大。

    8月1日,本科第二批开始录取,海南本地人文史类考生张军,一个人在家黯然伤神。他今年高考成绩为570分,按照往年标准,他的成绩完全可以上一个很好的二类本科学校,但今年,他只能报一个三本或专科学校。全家人举债供他上学,他感觉无颜面对家里的亲人。
    相关政策充当“无形的手”

    有读者称,每年高考所涌现出一批批“钻空子”的“移民”,在这些考生以非正常途径实现大学梦的非正常现象背后,却是高考相关政策在充当“无形的手”。

    2003年2月24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考条件暂行规定》,凡本人高中阶段后2个学年不在海南就读的考生(不含仅将学籍挂靠在本省学校,而本人在省外学校就读者),除了不能报本科第一批院校外,其他批次均可填报。

    在内地能考一个三类学校,在海南也许就可以上一个二本院校,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一些家长不惜一切代价,把孩子从内地转入海南参加考试。同时,一些民办学校为追求政绩,搞所谓品牌效应,高考前从教育基础好的省份搜罗优秀考生,为学校升学率锦上添花,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政府“无形的手”以及民办学校“推波助澜”成了“高考移民”引爆的“导火线”,也加剧了海南本地考生和内地考生之间的矛盾。

    四道门槛封堵“高考移民”

    6月9日,高考结束,“一触即发”的内地考生和本地考生间的矛盾给省政府带来了压力,在本地居民的强大压力下,省政府想尽办法全力阻击“高考移民”,相继出台了新的购房入户政策、新的《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考条件暂行规定》、新的《海南省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其中“报名暂行规定”从2006年高考就将执行。

    《报考条件规定》指出,在海南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必须符合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考条件的有关规定外,还设置了“四道门槛”。门槛一:延长学籍。新政策规定,必须高中三年都须在我省就读才可以报考任何批次学校,否则被限报一本甚至二本。门槛二:延长入户时间。新政策规定,考生及其法定监护人在海南省必须有常住户籍3年以上从报名截止之日算起。门槛三:在海南有固定住所。门槛四:加大限报范围。到2006年或2007年高考报名时,未修满两个学年;或者未在海南省学校就读,可在海南省报考,但只能报考本科第三批和专科高职院校。

    8月16日,省教育厅印发了新的《海南省普通高级中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新的管理规定,对“空挂学籍”正式喊停,今后凡空挂学籍而本人不在我省学校就读者,其学籍一律取消。

    “高考移民”迫使教育改革

    有人称,新出台的“报名规定”及“学籍管理规定”,对平息今夏“高考移民”风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作为具有长远眼光和独到见解的人提出,这次海南高考移民风波已凸显出现有教育体制与形势发展要求的不适应问题。他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高考移民问题,就必须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取消“应试教育”。

    采访中,多名学校的校长表示,今年在海南上演的“高考移民”现象,虽然对海南老百姓的利益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从他们认识到海南省教育现状的差距,同时这种差距也迫使相关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要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来源:海南特区报)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