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义洪家位于闽侯县洋里乡洋头村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坳里。采访车从福州出发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了2个小时后,记者下车步行了近半个小时才找到宋义洪家。破旧的木板房里几乎没什么家具,年代久远得发白的大桌子、2张很高的板凳还是他爷爷自己做的。屋子一角是烧柴火的大灶头。
宋义洪父母都是文盲,由于家境贫困,姐姐念完初中就到福州打工。在闽侯三中念书期间,宋义洪每学期都要申请300元的贫困助学,加上母亲辛辛苦苦种地、种菜赚来的钱,勉强读完高中。

不幸的是,高考完第二天,姐姐就打电话告诉他,父亲得了胃癌,已是晚期。原来,今年春天,宋义洪的父亲就感到胃疼,但一直拖着没去检查,后来实在疼得不行了,才去闽侯县医院检查,这时已是胃癌晚期了。但怕影响宋义洪的高考一直到考完家里才告诉他父亲的病情。
在宋义洪家中,记者看到宋义洪的爸爸由于饱受病魔折磨,已是瘦骨嶙峋。动手术花了2万多元。本来需要1-2个月化疗一次,那样宋义洪父亲的生命还可延续两三年,但因为动手术家里已倾家荡产,再也拿不出一分钱,所以手术完化疗一次后,父亲就放弃治疗回到家中。“医生说,即使现在治疗也来不及了。”宋义洪说。
爸爸病倒,姐姐出去打工了,家里所有的重担都落到妈妈身上,暑假宋义洪就呆在家里帮忙干农活,除草、浇水等。宋义洪打算,确实没办法自己也出去打工。他表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是借款还是贷款,我都会想尽办法凑足学费的。”
采访快结束时,宋义洪一直向记者打听大学的勤工助学情况和贷款情况。
本报记者 陈洪亮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