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福建省2007年高考本科批录取情况汇总
来源:2exam.com整理 2007-8-17 10:18:34 【字体:小 大】

我省今年普通高招本科批录取已经结束。本科批录取特点和考生志愿反映出来的哪些得失值得来年考生借鉴?
  本一批:招生“大小年”依然存在
  对比:2006年,参与本一批招生的院校共计280所,计划招生总数为14104名,实际招生总数为14724名。其中,理工类实际招生人数为12242名;文史类实际招生人数为2482名。
  2007年,参与本一批招生的院校共计296所,计划招生总数为14270名,实际招生总数为14925名。其中,理工类实际招生人数为12427名;文史类实际招生人数为2498名。
  与去年相比,今年参与本一批招生的院校比去年增加16所,计划招生总数比去年增加166名,实际招生总数比去年增加201名。其中,理工类比去年实际增招185名,文史类比去年实际增招16名。
  特点:与去年一样,今年省内院校仍是众多高分考生竞相追逐的目标,省内多数院校参与本一批招生的第一志愿线上生源充足。但是,今年老校名校生源分布显得不太均衡、同科类院校生源分布不均,这与往年有所不同。
  解读:由于多数高分考生在填报志愿中存在着“求稳”心理,本一批招生计划较多的省内高校,成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首选,而对省外的部分名牌高校,尤其是招生计划较少的院校则心存畏惧,这些院校在首轮投档中存在第一志愿线上生源不足的现象。如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院校在首轮投档线上生源相对不足。
  之所以出现老校名校生源分布不太均衡的现象,业内人士分析说,众多高分考生在本一批填报志愿时表现得过分谨慎,即去年该校报考人数多,导致录取分数线上调,今年因不敢报高分院校而涌向往年录取分数相对较低的本一批院校,使得上一年高分院校就会出现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下降的现象。通俗点说,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招生“大小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考生过分依赖上一年的录取分数线。
  对于该批次出现的同科类院校生源分布不均的现象,专家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这些学校在闽投放的招生计划不多,考生显得“拘谨”不敢填报;第二个原因是,省外零生源的院校大多地处偏远,本省考生和家长并不了解,综合各个方面因素,部分院校出现生源不均实属正常。
  本二批:录取线并未明显攀升
  对比:2006年,参与本二批招生的院校共计634所,计划招生总数为39600名,实际招生总数为40222名。其中,理工类实际招生人数为28543名;文史类实际招生人数为11679名。
  2007年,参加本二批招生的院校共计642所,计划招生总数为41453名,实际招生总数为41786名。其中,理工类实际招生人数为29280名;文史类实际招生人数为12506名。
  与去年相比,今年参与本二批招生的院校比去年增加8所,计划招生总数比去年增加1853名,实际招生总数比去年增加1564名。其中,理工类比去年实际增招737名,文史类比去年实际增招827名。
  特点:不少往年被竞相追逐的沿海城市电力、交通、财经类院校,今年在本二批的录取线并未明显攀升,然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院校,生源充足,受到本二线边缘考生的关注;省内高校生源仍然充足、投档线居高不下,例如集美大学等省内高校首轮投档就以接近本一线的分数完成招生。
  解读:与去年相比,今年报考本省院校考生占计划招生总数的比例较高,体现了本省考生云集省内的特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省内院校在该批次招生计划总数占了本批次招生计划总数的绝大部分。
  去年,本一线上考生占本二批招生总数的比例小。从今年来看,这种现象仍然表现得并不明显,但是,仍有部分生源较好的院校投档线接近本一批省定控制线。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今年我省仍然实行“知分、知线、知位”填报志愿,有了近几年的各校录取线作为参考,考生填报志愿的命中率相对较高,加上本一线上的考生绝大多数在提前批和本一批就被老校名校“网罗”走,所以,本二批线上考生“对号入座”理所当然。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本二批中看起来似乎并不抢眼的院校受到本二线边缘考生的青睐,主要表现在处于“临界”的考生为了不“冒险”,在第一志愿选择填报了边远地区院校,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无力与高分考生争夺老牌名校。从边远地区院校所开设的专业来看,除了持续升温的财经、金融等专业随处可见外,有一定就业竞争力的技术类专业也有不少。整体来看,这些院校的专业还是有一定的填报价值。
  本三批:综合比较选其所长
  对比:2006年,参与本三批招生的院校共计316所,计划招生总数为13126名,实际招生总数为15102名。其中,理工类实际招生人数为9190名;文史类实际招生人数为5912名。
  2007年,参与本三批招生的院校共计176所,计划招生总数为15640名,实际招生总数为15760名。其中,理工类实际招生9852名,文史类实际招生5908名。
  与去年相比,今年参与本三批招生的院校比去年减少140所,计划招生总数比去年增加2514名,实际招生总数比去年增加658名。其中,理工类比去年实际增招662名,文史类比去年实际招生数略减。
  特点: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本三批院校录取了相当部分高考成绩在本二批分数线上的考生。据统计,有1187名本二批线上文史类考生被本三批录取,占该批次文史类招生计划总数的20.2%;有1410名本二批线上理工类考生被本三批录取,占该批次理工类招生计划总数的14.4%。同时,首轮投档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占6成以上也是今年该批次录取的一大特点。
  解读:本三批参与招生录取的是民办本科高校以及公办高校设立的独立学院,省高招办统计的录取结果显示,今年本三批院校录取了相当部分本二批分数线上的考生,这就意味着本三批院校投档线有所攀升。
  当然,我们在肯定本三批生源质量大为提升的同时,应该了解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首先,少部分高分考生由于志愿填报失误“一落千丈”,本来可以录到本一批的,却积压到了本二批录取,很可能这些考生的本二批志愿也会出现与本一批相类似的情况,这样一来,本三批院校的投档线抬高,录取线也自然“水涨船高”了;其次,独立学院强调“应用性”,从专业特色和办学方向上看,独立学院设置的专业大多数都是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且在其所依托的公办高校中比较强的专业,其招生录取所需分数往往会比本一、本二低,也便于成绩稍低但对本科教育有需求的考生报考,换句话说,就是综合比较选其所长;再次,本科学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绝大多数考生家长希望能够挤上本科“末班车”。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