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佘峥 通讯员 唐文其)4200多名厦门理工学院新生昨日起报到,理工学院首次招收的“空姐”、“空少”惊艳出场。
理工学院今年首次从高招招收空乘专业学生。几年前,理工学院也有过类似的空乘班,但当时是和中职学校联办的五年制高职。
昨天,这所学院一位忙着负责接待新生的大二男生不好意思地承认,很多学生都对空乘班充满了期待。
“空姐”、“空少”还未到,就有人给这个班级取了个名字“明星班”。班主任刘玲说,这个班级有新丝路模特大赛的获奖者,有不少已经通过钢琴高级别的考试,还有拉丁舞比赛的冠军。学生有48名。在人们意料之中的是,只有5名男生。
理工学院说,空乘班的专业课教师将聘请航空公司的空姐亲自担纲,学生将过上半军事化生活——出入宿舍要登记,平时要穿制服。
随着4259名新生的到来,理工学院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万人大学——在校生近1.1万人,学生来自23个省市,而在2005年,理工学院的在校生仅为3000余人,只面向福建招生。
理工学院昨日说,规模的快速扩张并不是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今年在福建省的本二招生,理工学院的文史类的录取线已经位居省属高校第二名,理工类则名列第四名,高职高专的录取线也很高,几乎都过了本三线,大部分都接近了本二线,在省属高校中排列第一。
不仅在省内,理工学院在外省投档线也全线飘红。除了极个别省份,其余的投档线都高出当地本二控制线30分以上。
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新学期开学前,理工学院的教师大会专门邀请厦门市相关部门领导到会,讲起了厦门“十一五”规划。
理工学院院长黄红武说,这可以使根植厦门的观念牢牢地树立在我们教师脑海中,让我们始终把厦门的发展当作己任,把厦门的变化当作学校发展变化的测量点、对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