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
福州八中心理教研室主任
谢维兴
福州高级中学政治特级教师
陈杰生
伴随着市质检、省质检的成绩陆续浮出水面,不少考生越发慌张起来,福州八中心理教研室主任谢维兴的咨询室明显拥挤起来。有多年高三“带兵”经验的福州高级中学政治特级教师陈杰生也表示,尤其省质检后,由于生理、心理上的双重疲惫,考生心理问题日益凸现。
这个时期的心理调节至关重要,本期博学堂邀请两位专家评析当下高三考生的心理故事,给焦头烂额的考生和家长出出主意——如果遇到了本篇中的情况,学会自我调节受益匪浅。
案例
烦躁
李锐(化名)的成绩原本排在中游偏上,市质检时还略略有所上升,李锐非常努力,希望能把这种上升的势头一直保持到高考。
可是省质检的成绩一公布,李锐的心就凉了半截:不仅没有进步,反而比市质检时候的成绩要退步许多。
李锐不禁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经常心里觉得莫名的烦躁,脾气变得暴躁起来。李锐妈妈说:“我们在家里都不敢说他,但是他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摔东西,书也懒得看。”
敏感
林珍(化名)原来的成绩并不好,两次质检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被人称为“笨鸟先飞”。
她的同学之间常常有意无意地进行攀比,一些同学挑灯奋战到半夜三更取得了好成绩,到了班上总是笑嘻嘻地说:“哎呀,都在玩。”一些同学解开了难题,总是大声说:“好简单哦!”林珍听着,总觉得别人在讽刺自己,小脸涨得通红。
回到家里,爸爸总是问林珍:“最近有没有进步,要抓紧学啊!”林珍觉得爸爸妈妈也在嫌弃自己。
逃避
小飞是某一类高中的学生,成绩一直不是很好。老师们都说省质检有预测的效果,小飞看到自己目前的成绩在国内只能够得上职高的槛,立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听说国外读本科比较容易,很多没能在国内考上大学的人都跑到国外镀金了,小飞开始一心想出国,不愿再去学校了。他说:“就算不出国,9月复读好了,现在学有什么意义,反正今年也来不及了。”
懈怠
李娟(化名)的成绩不错,市质检更是冲上了班级前五的好名次。从一进入高三,李娟的弦就绷得很紧,努力了这么久,终于有了进步,她想给自己放松一下,好再积蓄精力冲刺。
可是这一放松,她就好像再提不起劲来学习,总是懒洋洋的,省质检成绩下滑了。
虽然省质检成绩发下来的当时很揪心,可是学习起来总是犯困,学不进去,很是郁闷。
建议
对考生的建议
谢维兴说,首先要对高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把高考和人生价值划等号,高考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但不是唯一的选择。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在考试当中,心态很容易偏颇,加重自己的压力。
其次,对自己的成绩障碍进行分析,是基础不扎实?这一阶段的学习方法有问题?还是心理负担过重?只有找到症结所在,才不会白费力气,才能解决问题。不要慌张,不要盲目给自己下结论。
同时,要合理设置期望值,“一口不能吃成胖子”,只要努力都会有进步,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大可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期望值过高,像上文中提到的“李锐”,反而会有挫败感;如果退步了,也不要害怕,底子在那,只要努力,高考肯定能发挥正常水平。
陈杰生说:“老师最怕学生自己放弃了。其实现在考学的条件很好,大学的门槛很低,有越来越多更重层次的学校供学生选择,只要努力,就能考上适合自己的学校。即使做好了明年复读的打算,也要咬牙坚持今年的高考,像上文中的小飞,要经历了高考最后复习的那个步骤,才会心中有数,明年复读的时候会轻车熟路,容易一些,有利无弊。说不定坚持到最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给自己争取到一个位置。”
对老师的建议
别把学生逼得太紧,不要动不动就渲染形式有多严峻,多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学生。
在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时候,不要一棍子打死,要找出他的问题所在,也要肯定他的优点和成绩。
也别让学生放得太松,如上文中的李娟,“学生到了这个时候,就像万里长征走了大半,生理心理上都很疲惫,一旦太放松,就提不起劲来,就像长征里坐下去的就起不来了,放松要适度。”陈杰生说,把考生的情绪提升到最佳状态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种巅峰状态只能维持一周到十天,因此老师要配合高考时间调动学生的情绪,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对家长的建议
最好别说的“经典唠叨”
“××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多好,这次考了××分,听说人家晚上都学到×点……”
“××家的孩子原来没有好好念书,没考上大学,听说现在混得可不好了……”
“还不努力,要抓紧,你要是考上了,我给你买……”
“考不上明年复读吧……”
“吃饭大概是家长和孩子交流的唯一时刻了,我儿子高考的时候,我就和他说说我的趣事,他妈妈的趣事,让孩子开开心,基本不问成绩的事。千万不要因为成绩生气朝孩子发火。”陈杰生老师吐露昔日饭桌秘招。(记者:黄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