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命题趋向会有什么变化?一个月时间考生该怎么复习?考生该如何调整心态,最后关头要注意哪些小细节为高考赢得宝贵的几分?2日,本报和福州教育学院特邀我市高考研究课题组核心组成员、一线名师为考生冲刺高考指点迷津。
语文:注意五大变化 作文加强审题训练
复习时注意五点变化。
1.市质检科技文放在Ⅱ卷考查,与语用题合并。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分值6分没有改变。出现了一个新考点就是:要求考生要会提取文章或句子中的关键词。
2.考纲有两个变化:作文实行每错1个字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3分。《教学大纲》推荐课外阅读与去年比少了《老人与海》和《匹克威克外传》。
3.市质检名著考法稍有变动,客观题为多选题(5选2),主观题为选做题( 2选1 )。
4.市质检出现新题型与新课改接轨题目,如社科文从以往的“抠字眼”(微观阅读)的理解把握,转向对整篇文章(宏观阅读)的理解把握;省质检现代文部分出现“见解”题,这是开放性题目,是与新课改高考方案接轨的尝试;语言应用出现补写小诗。
5.省质检试卷中名著客观选择题扩大了阅读范围,这是希望学生读原著。
文化经典和名著要有重点
文化经典部分主要就是孔子、孟子和庄子。考生要了解《论语》的仁、礼、中庸、教育,《庄子》的提倡无限自由、无为而治、顺乎自然(道法自然),《孟子》的民本思想、性善、王道等。
名著中考生要认真阅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要记住主要人物、几个重要场面,但不要求了解细的章节和情节。
作文重在审题和立意
作文要想拿高分,主要是看立意是否高。而立意高低,取决考生对作文的审题。
考生作文要加强审题训练。不管是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还是新材料作文,审题是最关键的环节。训练中,培养抓题目关键词、关键句的能力,通过关键词或关键句提炼出中心论点。要懂得“狭义审题”,不要将自己的中心设得太大,学会抓住一个点或一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便可。
另外考生还要注意不要在错别字上失分,特别不要在作文中出现“中文英文夹杂”、“文言文和白话文夹杂”,不要滥用地方方言、不要用网络语言。
要多了解答题方法
省质检中将科技文变为主观题,出现要求考生提取关键词的内容。关于提取关键词考生可人几个方面入手:关键词就是在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一般是名词;是所说明物体的特征,一般由动词和名词组成;通常会在结论中出现。关键词一般三四个,可以是词组。
现代文部分出现的探究式题目,就是要考生表述自己的看法。
数学:注意七大热点重点内容
试卷难度应与省质检相当
高考数学要求平均分在90分左右,预计高考数学试卷与第二次省质检考数学要求平均分在90分左右,预计高考数学试卷与第二次省质检难易相当,文科数学有望难度再降低一点。
复习时要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专题复习应着眼于知识点重组、联系与转化,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重组。重点放在基本概念的理解、应用,要加强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每周做一套限时练习,周末自己再做一套。
注意七大热点重点内容
74分的解答题一般由7大块组成:函数与导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高考阅卷是按步给分,考生答题也要立足于按步得分,要在答题过程的规范性上做文章,保证解题过程严密、规范、完整,消除不必要的隐性失分,例如要尽量避免立体几何中的“跳步”、代数论证中的“以图代证”等现象。
函数题主要掌握函数图像和函数性质,函数图像包括平移、对称和伸缩,近三年考得较多的是平移和对称;函数性质包括单调性、周期性、最值、可逆性。
数列题主要掌握等差、等比数列的判断,公式的关系及数列的性质等。
三角函数主要掌握性质、图像变化及变化的公式。三角变换是解决三角问题的核心,解决三角函数的求值或化简问题时关键在于“明抓公式、暗抓变换”。
不等式主要掌握解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运用不等式。
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求曲线方程是必考内容,在位置关系上,重点考角度和距离问题。
立体几何中,一般遵循画图、证明、计算的步骤。用向量的方法解答是比较简单的,但要注意坐标的设立。
提高考分要讲求策略
1.要懂得答题的技巧与策略。考试时要遵循“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熟后生”的原则,要保证“一见就会”的题“一做就对”;对中档题,要静下心来,力争拿足分,防止“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对于难度大的题,应冷静思考,仔细分析,有能力就着手解决,否则就努力写好相关的基本公式、起始步骤,这样可以多得分。对于久攻不下的题可暂时“放弃”,防止“前面难题久攻不下,后面易题无暇顾及”的局面。如有时间,再去攻克剩下的题,反而更容易得分。
2.巧做选择题填空题。尽量做到“小题小(巧)做”,避免“小题大(难)做”。
选择题可以用直接法、特例法、代入法、数形结合法等解题技巧,追求又快又准确地得出答案,为后面的大题赢得时间。比如,不等式或方程的解集,我们就可以利用提供的答案代回原方程或不等式进行检验,再比如,某些参数的取值,我们也可以把给出的参数值带回去,又比如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我们也可以把给出的数值带回去,看看它是否是周期,但要注意是最小的那一周期。
答案的表达形式也应注意。比如集合的表达形式。
避免复习中的五大硬伤
一是计算出错;二是记忆的缺陷,公式、定理记得不到位;三是解题不规范,包括书写不规范、知识叙述不规范、答题错位等,四是只会一种解题方法无法打开思路;五是策略失策,高考应有拿分策略。
所以在考前一、两周考生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回顾、理解、记忆。考前一定要重温公式,避免丢失本该得的分数。高考数学考试是在15时至17时,考生在最后一个月的练习中,也尽量要把练习时间安排在这个时间段。
(福州晚报记者 周甬 汤淌 林铭 实习生 李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