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池鹭翔
身份:厦门大学戏剧影视文学
原毕业中学:厦门一中
人物特征:2007年语文获135分,居全市第一名

点评:有人说语文不要复习,也没办法复习,但是,我们采访的几位高分考生有个共同点:注重考前语文复习,为其增添了不少分。
还记得去年5月30日晚自习结束的那一刹那,想着“下个礼拜的这个时候就是高考的前夜了”,心情突然很复杂,作为考生,考前出现复杂的心理是十分正常的现象。这个时候就需要适当的心理调节。
找亲朋释放压力
我当时采取的解压方式是抒发。和自己最好的朋友聊天,或谈心或抱怨,有时会因为朋友的一句话而深得启发,觉得美好未来正在等待着自己。
自我心理调节固然重要,但是家长的调节也是十分关键的。我个人以为,这个时候家长应该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关心,即在生活上多加关心,尽量避免提及考试。
生理上的准备。实际上生理上的准备是高考前最为关键的。我在高考前的一个月,每天吃一颗苹果。同时,休息也是十分重要的。睡足了觉,养足了精神,才能更好的学习。这个时候,午休是很必要的。午休直接影响到下午的课程以及晚上的自习效果。我在中午两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中,大概用1个小时午休,1个小时适当读书。在考前的一个月当中还要适当调节自己的作息时间,保持正常的生物钟。
总之,高考前心理上、生理上是否调节好直接影响到高考时的发挥。与此同时,学习也是不能荒废的。
文科科目回归课本
对于文科科目的学习,回归课本比做练习、看题目来得重要。有空的时候多翻翻课本,也许会发现平时被我们不小心忽略的细节,例如:历史中的一个年份,地图上的一个地名,哲学中一句话的描述等等。
对于英语和数学的学习,除了要掌握单词、公式等基本的知识以外,还要进行必要的练习,但是最后一个月的学习相对比较紧张,这个时候可以把重心放到回顾自己做错的题目中去。不懂的题目要勤问。那些由于粗心大意引起的错误要引起重视,因为这些常常是自己在无意识下犯的低级错误。
了解时事受益匪浅
语文的学习最重要的还是积累,以下是我的一些经验之谈。
1、科技文阅读,考试时要注意其语言的准确性,平时适当的练习和讲解是有必要的;
2、文言文方面,掌握文章中重要的字词和句型用法;
3、对于国内外名著阅读,如果没有读完,也要大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及主人翁的姓名及性格,准备一个关于其主要人物的小故事;
4、课外阅读,阅读时要注意前后文相联系,很多题目的答案都在文章中。也可以在阅读前先看题目,使阅读更具有目的性;
5、语言应用,要掌握最基本的表达方法,这可以通过归纳来实现。同时,通过练习可以增强语感;
6、最后是作文,平时自己做的读书笔记很重要,考试的前一个晚上看一看会很有印象,能为第二天的作文考试积累素材。准备一些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有关于其美好情操的小故事也是很有用的,当然这些句子、事例最好不要是让评卷老师看到就厌烦的老生常谈的东西。要写好考场作文还要关心时事,每天只要花一点点时间看报纸,也许就会受益匪浅。同时,作文要得高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