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过程中,泉一中考点前出现“记者比家长多”的“稀罕事”
□早报记者赵伟潘登
高考“烤”家长——曾几何时,考点外太阳下焦急等待子女的家长成为一道“风景”。今年,泉州市区的几个高考考点外出现了不一样的现象,稀稀拉拉的几个陪考家长让气氛变得宽松安静,泉州一中考点前甚至出现了记者比家长多的“稀罕事”。
昨日高考第一天。8时左右,记者早早地就来到了泉州一中的考点外。考生陆续地进入考场,大部分是独自一人,少数考生由家长用车或摩托车送到校门口,考生下车后,家长挥挥手,然后离开。
“没事,你回去吧,中午我自己走着回去。”一个考生和家长击掌后,家长欲留下来等,被孩子劝了回去。一位母亲和孩子拥抱,为她鼓劲。
在校门口执勤的泉州一中老师陈森林也觉得,今年确实与往年不一样,来的家长忽然就少了很多。在他看来,不论什么原因,陪考的家长少了是一件好事,“没有必要搞得太紧张,那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影响发挥”。
9时整,开考的铃响过后,记者注意到,除了泉州晚报社高考服务点有五个家长外,门口坐着的仅有一个老奶奶和一个家长。就连做了充分准备的民警和联防队员也觉得今年“没事干”了:“太不一样了,往年门口都挤得不得了,我们维持秩序都是弄得满头大汗,今年倒好,你们还有我们工作人员比家长还多,不信你仔细数一数,来的记者比家长多。”
记者走到那位老奶奶面前。老奶奶姓陈,她的孙女在里面考试。
“我不是来送她的,是要出来买菜,路过就在这里站一会儿。”78岁的陈奶奶每天都会从一中门口经过,“高考考场外等的人是年年在减少。”陈奶奶说,几年前自己的大孙女高考时,校门口就挤了几大排的人,当时他们一家子都出动了,为孙女打气。让陈奶奶得意的是,自己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孙女也很争气、学习都挺不错的。在她看来,家长不必在门口等,弄得紧张兮兮的,“还不如多买点菜,在家里好好地做好吃的”。说完,陈奶奶提着菜篮子也离开了。
另一个等候的男子叫黄斌辉,他说:“奇怪,以前都堆得满满的,今年人怎么这么少?连个聊天的人都没有。”昨天是他的侄女高考,由于他哥哥在外地做工回不来,所以托他照顾一下。
11时左右,学校门口又开始热闹起来,原来是部分家长回来接孩子。车也排起了长队。11:30,高考的第一科结束。
“平常心,平常心。”来接孩子的家长蔡贻川说。
据了解,市区几个考点到现场陪考的家长数量比往年都减少许多。
“今年的家长做得比往年的好。”泉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此前也通过媒体提醒家长,尽量不要在考场外“陪考”,以免影响考生应试,“这样宽松安静的氛围更利于考生以‘平常心’保持适度紧张,以最佳的状态轻松上场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