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2008年高考首日,本报派出7路记者分赴福州市区各大考点,为大家采撷了一组高考镜头。它们或感人,或动人,或引人深思。
为你加油
高举横幅为学长加油
7日8时,考生们陆续进入福州三中考点。考点外,10多名学生举着写着“超越自己,高考加油!”和“高考加油!”的横幅,为考生们鼓劲。
他们是来自福州三中高一(2)班和高一(4)班的同学。“我们今天来这里,一来是想给学哥学姐们鼓鼓劲,加加油;二来是想来提前体验一下高考的气氛。因为再过两年就轮到我们了。”高一(2)班的一位女生告诉记者。
一群考生看到了他们的横幅,似乎备受鼓舞,走进考点时,他们齐声高喊了一声“加油!”。

“直通车”免费接送
7日上午8时,出租车司机林道谋在沃尔玛附近,发现路边有个男生在等的士,原来他要去鼓山中学参加高考。
“师傅,你怎么没打表啊?”车开出10多分钟,男孩奇怪地问道。林道谋笑呵呵地说:“今明两天,我免费为你们高考学生服务。”到达目的地后,林道谋还给男孩留下手机号码说:“今天下午甚至明天,只要拨打我的电话,我就会准时来接送你们去高考。”
据了解,“高考直通车”是我市出租车行业的一项传统公益活动,今年有160多名出租车司机报名参与该活动。
“还好有民警叔叔,真感谢他们。”7日在福州二中门口,考生贾静雯边下车边对记者说。
温泉派出所民警告诉记者,高考前,民警就在辖区摸底,看有没有急需用车的考生。当得知金泉路有一名考生家中比较困难,且没有任何交通工具时,所里决定派两名民警,由110巡逻车专门护送上考场。
新村腾出活动中心
7日13时30分,离进入考点还有1个小时,铜盘中学一些家长和考生却跑到对面的五凤新村老人家活动中心,坐在椅子上放松。原来,高考期间梅峰社区居委会将它提供给考生和家长休息。
特别的陪考
网上陪考给家长减压
今年,有家长选择在网络上吐露心声,排解心中的压力。
“我家小孩是个‘马大哈’,经常出纰漏,而且一遇上大场面就容易紧张。” 刘先生说。儿子却怎么也不答应陪考,但刘先生心里总感觉不踏实。
刘先生从其他家长那儿得知某门户网站有个高三家长博客群。
通过博客讨论,部分家长决定尊重孩子的意愿,放弃现场的陪考。他们相约,在网络上度过这重要的时刻,用博客祝福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子女的精神鼓励。
9时10分,博客群里已经出现了几篇考场归来的家长见闻:“儿子,老爸在电脑前陪你度过人生的第一道门槛。儿子,老爸等着你胜利归来!因为不想给你压力,所以这句话我不会在这时刻亲口对你说,只是默默地把它记在博客里。”
好友为复读同学鼓劲
朱艳现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她是去年参加的高考。今年,她又一次出现在了高考考点外,她告诉记者,她最要好的同学此刻正在师大附中考场里参加考试。她的同学由于去年考试的成绩不理想,选择了复读。
“今天我赶过来是给她打气的。”朱艳说。
退休老师送上祝福
8时15分,在师大附中考场外。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拉住一名考生,拍拍他的肩,慈祥地说:“要记住,胸有成竹,旗开得胜,心中永远有灿烂的阳光。”
周围一同送孩子的家长有的说:“你看这学生的爷爷说得真好。”老人笑着说:“我不是他爷爷,我是他的老师。”原来,这位老人姓吴,今年70岁,是一位退休的中学老师,这次参加考试的是他曾经最喜欢的一位学生。他特意赶来为学生送上自己的祝福。
为了孩子能喝口热汤
10时45分,一位家长面色匆匆地来到了师大附中考场外。抹去额前的汗珠,她念叨着:“总算赶上了。”记者见到,这位大姐手中正拎着一个大保温瓶。
原来,这位大姐家住火车站附近,儿子却在福州高级中学念书。平日里上学往返很不方便,她便让孩子住在了福州高级中学的学生宿舍里。可是高考这几天,她实在不放心让孩子一个人在外面吃。于是在家里做了饭菜,给孩子带过来。
她每天10时要做好饭,然后坐公交车40多分钟赶到师大附中的考点。中午陪儿子吃完饭后,就得赶回家准备儿子的晚餐,然后再带饭赶回来迎接下午考完试的儿子。一日往返于福州的南北城区,光是花在路上时间就近3个小时。
场外之“怪现象”
家长结伴逛街来减压
“考场外的人比里面的人还紧张!”7日上午,高考第一场考试已经开始,不少家长仍在福州二中校门外守着。为了不把焦虑传递给孩子,家长们结伴在光禄坊、白马河路一带逛起服装店,打发时间放松心情。
7日9时一过,有的家长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凳子坐下,安心看报纸,有的坐在路旁的树下。
“时间太难熬了,我们去逛街吧!”林女士的提议,得到另外几位陪考家长的响应。林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家在连江,为了让女儿更好地备考,她在洋下新村租了房子陪读一年。
鞭炮声让人有点烦
8日是端午节。7日,高考的第一天,已有不少的市民开始过节。在福州四中考点,10时过后,周围不时有鞭炮声响起。记者现场粗略统计,10时至11时,四中考点外,可以清晰听到的鞭炮声有11次,多数来自街对面的同心花园和后方的旧小区。
鞭炮每响一次,在场外陪考的家长的心就揪一次。“实在是太不体谅考生了。”场外等待的杨先生,显得有些急躁,“这样一阵一阵的鞭炮声,会打断思路的。”杨先生最担心的就是着场内的孩子会听到鞭炮声。
各机构赶场广告漫天飞
7日,记者在福州四中、福州八中等考点看到,门口和周边穿梭于人群之间的是部分散发小广告者。他们或两三人一组,或成群结队。广告内容也五花八门,有培训学校、有出国咨询也有职业学院的等等。记者来到考点,不到10分钟就拿到近20张大小内容不同的广告。
对于小广告,考生家长的态度也不一。有的认为高考严肃凝重的气氛让漫天纷飞的广告搅乱,家长叶先生对记者说:“操心考试的事还不够,谁有心思看这些广告!”
大部分的家长则表现出了较为宽容的态度。“等孩子也是闲着,干脆研究研究。”
(福州晚报记者 蒋丽敏 赵春宇 王杨林 汪炜娜 赵慧 徐强 陈鹤 陈海东 通讯员 黄志华/文 黄立新 叶诚 王杨林 陈建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