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首日全市18个考点一切正常,市招办说“没有新闻”

厦门六中考点完成首科考试的考生等待退场,他们看上去很开心。
高考来得似乎很漫长,但是,一旦开考,又迅速得让人有点反应不过来。
第一天高考,在小雨中开始,在大雨中结束,一下子就完成两科考试,今天剩下最后两科。
昨天,在很多考点,守候在外面的父母把出口处围得只剩一条小道,大家夹道迎来自己的孩子,走出大门的学生被这一阵势吓了一大跳,他们说:搞得我们像是首长。
不过,高考两天,他们的确就像“老大”,这还不仅在家里。
厦门今年虽然只有1.6万人在18个考点参加高考,不过,高考仍然弄得“满城风雨”,不少部门因为高考而无法休息,还有的人抱怨高考把第一个端午节假期冲得索然无味。
这一全城集体高考的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是——绝大多数人都经历过高考,并留下深刻记忆,似乎每人都有一根“高考”的神经。昨日在各考点外面,等候的家长们议论最多的话题是:想当年我们高考时……
第一天考试结束,市招办说,没有新闻提供给媒体,因为一切正常。没有考点上报迟到人数,扣除保送生,缺考人数也属于正常。
至于是否有考生违规违纪,市招办负责人说,那更没有了!
第一次上岗的无线信号监控车,也没有捕捉到可疑信号。市无线电管理局昨日傍晚说,监控了一天,我们这里也一切正常。
昨天考的是语文和数学,从走出考场的考生们的表情看,还算平静。当然,语文科的考后感觉大体都一致,昨天中午,在一中附近的餐馆里,两位学生一边吃着刀削面一边议论说,考的和平时练的差不多,惟一的变化是文学名著的简述题的考试,不再是场景复述,今年要求加入自己观点。
文学名著的简述题考了《巴黎圣母院》和《家》。
从目前了解的信息看,福建省自行命题的语文试题,没有涉及四川汶川地震,学生们说,连雪灾都没有考到。
高考将在今天下午五点结束。十二年的寒窗,就在两天之内决出“胜负”,每年的高考,都把这一弊端暴露出来。
但是,如果不是这样,怎么考呢?有人说,可以一年考两三次,不过,事情也并未这么简单,其他地区的春季高考的失败,就能说明一切。更为关键的是,如果一年能有三次高考,望子成龙的父母哪能轻易让孩子就参加一次?
今年是福建省旧高考的谢幕演出,明年,福建省将迎来高中新课改后的“新高考”,“新高考”是否能给现行的高考制度带来一些变化,仍然是疑窦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