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回归历史学科的本质
评点老师:黄美华(厦门一中高三历史备课组组长)
今年历史题体现稳中有变的特点,和近三年来的题型保持着连续性和稳定性。
稳的方面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题目的呈现方式,依旧是以文字材料和图表的方式体现;第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一般,还是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材料解读的能力,就是提问设置上比较有技巧;第三,延续了2007年历史学科的考查特点,回归历史学科的本质,要求学生研读史料,从材料中理解历史和准确判断;第四,继续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例如选择题第12题,考查学生对“阴、阳”的理解,与2007年考查学生对皇帝的谥号类似。
今年对于历史题,学生反映最多的就是选择题强度大,除了第12题和第23题,从13题到22题,连续十题都是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有效信息来要求学生准确定位思考,以或长或短的材料来设题,有对材料的直接理解,也有以材料为载体间接思考的,思维量和信息量都比较大。今年也更加突出对概念的考查,例如选择题第14题,对洋务时期企业管理方式的判断;选择题第20题,考查学生1878年日本马车与“全盘西化”的区别。
今年还出现了一个新题型,就是文字列表,和以往从材料中提取答题信息不同的是,今年要求从列表上提取信息,这在以往没有出现过。例如主观题第39题,提供“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大事年表”,然后进行设问,这题学生可能有点不习惯。从内容结构看,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相对单薄。
总的说,今年历史题难度比较大,有的学生较难接受。
(本报记者 李晓平)
文综总结:三位备课组组长分析试卷后认为,今年的文综试卷(政治、地理、历史)总的来说体现了“稳中有变”的特点,但是难度是比去年大的。
考生们也不用因此灰心丧气,理由很简单:你觉得难,别人也会觉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