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旧高考”的最后一年,明年开始,我省将实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高考模式。一些老师说,2008年的高考试卷提供了“新高考”的暗示信息,值得2009年的高三年老师研究。
部分试题
体现新课改新理念
新课改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知识能力体系的有效建立,而不是死记硬背。不少考生觉得今年的历史试题难度大,对此,康桥中学黄剑飞老师认为,今年的历史题淡化了对书本知识简单再现式的识记等较低层次认知能力的考察,而把重点放到对考生较高能力的考查上,要求学生在对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问题进一步进行判断、解析和论证,这正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试题多以新材料、新情境来设题,突出解读解析历史材料和思维能力的考查,体现新课改新理念。
语文科中,现代文阅读的最后一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文章情感、内容和写作手法的把握,分值也由往年的6分增至8分,这明显是向明年的新课程标准靠拢。老师们得到的信息是:明年现代文阅读可能改为对一篇文章的阅读。
政治科的最后一题“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考的已经是新课程改革后,也就是现在的高二年课本中“民族文化”这一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