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杨极生(双十中学高三年段段长)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说是高中阶段的最后一环,是一个句号。这个句号写得完美不完美,将直接影响大家的前途,所以不能不谨慎。
考虑个人学校社会三因素
要填好志愿,首先要了解影响志愿选择都有哪些因素。可以从个人、学校、社会三大方面来考虑。
一是个人因素,包括高考成绩、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以高考成绩方面而言,可以以20分为一个级差报考相对应的院校。例如成绩在省内100名以内的,就可以考虑清华、北大等较好的重点大学;再降20分,就可以考虑复旦、浙大;以此类推。
此外,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在个人因素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由于中学生的个人性格尚未完全定型,可能现在兴趣的东西,将来未必有兴趣,要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例如金融财政方面的专业,大多数的学生没有真正地接触了解,想象得过于美好。
此外,家庭环境也有可能影响个人的爱好。应结合自己的能力、特长,充分考虑自己的爱好来填报志愿。
二是学校因素,包括学校名气、往年录取分数、学校地域、还有学校的宣传。学校的名气越大,报考的人数就会越多。所以,分数不理想的同学一定要慎重考虑。同时,要看学校的专业设置是否符合自己,不能光看名气。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可以通过报纸网络以及相关的咨询会来获取这方面的讯息。
就地域而言,福建的考生倾向于报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或者省内的高等院校,较少考虑东北、西北、西南以及华中的院校,而这些地区却有一些老牌的重点大学,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西南的一些大学。所以,不要局限于大城市的高校,可以全方位地考虑。
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还要考虑所报考专业在该学校中的地位以及在全国的地位。目前几乎所有的专业在全国广泛开设,所以要进行比对,选择该学校的品牌专业,或者根据品牌专业选学校。此外,对于自己所要报考的学校一定要有全面的认识,不能光看宣传,因为有时宣传与实际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是社会因素,包括就业要求、舆论鼓动、家庭条件。很多人将专业根据就业的前景划分成了冷门、热门,但冷热门之间是相对而言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前几年,计算机、金融相关专业极其热门,导致考生争相报考计算机、软件、财政、经济等专业。但是由于多年的大规模招生,这些相关专业的人才现在已经呈现饱和状态。所以,现在热门的专业将来不一定就是好的。而现在冷门的专业,由于压缩招生,几年后必然出现人才缺口,进而变成热门专业。考生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长远考虑,了解四年后人才是否会出现饱和。
社会舆论的鼓动可能会影响考生以及家长的报考,考生要坚持自己的主见,不能轻易地被社会舆论影响。家庭条件较差的考生,对于软件专业以及本三的院校尽量避免报考,因为这些都是以学费高昂著称。对于能上本三,而家庭条件又较差的考生,建议退而求其次,在专科学校中选择较好的学校或者专业。
了解影响录取结果的因素
1、本人成绩与学校近年录取分数线的一致。现在每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基本趋于稳定,并呈一定的发展趋势。如果考生的分数与学校近年录取分数线基本一致,甚至远远超出,就可以考虑报考该学校。由于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试卷的难度比较大,总体成绩有所下降,所以可以按照去年的分数线降20分考虑。
2、本人成绩与专业录取线的吻合度。同一个学校,不同的专业,录取的分数线可能不一致。有的专业可能过录取线就可以,有的却要超录取线三五十分。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成绩所能报的专业来考虑。
3、专业顺序的梯度。报考同一个学校的几个专业之间一定要呈现一定的梯度,这样才不会导致由于第一专业录取分数过高未被录取,而其他专业也无法被录取。没有梯度的志愿是属于无效的志愿。
4、参考志愿的级差。跟专业顺序一样,参考志愿也要有一定的级差。可以根据学校的名次而划分成不同的档次,逐级降低填报。
5、是否愿意服从专业调剂。建议服从调剂,进入大学之后,有一定的转专业的可能性。当然如果确实不愿意服从的,也不用勉强。
知己知彼,填好第一志愿
1、知己知彼,填好第一志愿。知己知彼就是除了要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所填报的学校,可能的话还要了解他人的填报情况,知道有多少人和自己在竞争。同时要跟高校招生老师进行沟通、咨询,随时保持联系,尤其是那种非得上某个学校的考生。
2、注意级差,填好参考志愿。每个志愿之间一定要有一定的级差,专业之间也要有一定的梯度。
3、注意要求,防止误填志愿。注意公安、军校,对于身高、视力以及身体素质的要求。以及部分专业是否有英语口试的要求,部分专业只招男生或者女生。4、随缘心态,服从调剂志愿。万一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也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试着接受,也许会有另一种心境。
在此,建议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要把握填报志愿的原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