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观察各名校招生老师感慨—
□早报记者赵伟王盼琛
昨日高招咨询会,让几个名校招生老师最奇怪的是,泉州的考生和家长和其他地方的很不同,怎么都盯着“经管”专业?为此,记者进行了一番小调查。
现场:经管专业大热
“我儿子630分,能不能上光华管理学院啊。”北京大学的咨询台前,一个家长焦急地问。
在厦门大学的咨询桌前更是排起了长队,从登记表中,记者看到专业意愿相当比例的考生都写下“经济”“金融”“管理”类专业。复旦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招生老师介绍,生源非常好,但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考生及家长都将眼光集中在“经管”类的几个专业。
昨日的高招咨询会上,“经管”类专业大热。
“生源质量没得说,就是欲报经管类专业的太集中了,甚至让我们招生组都措手不及。”北京大学福建招生组泉州地区负责人蒋尚达是第一年来泉州招生,对这个情况非常疑惑,“我在全国各地多处都招过生,对经管类专业的追捧,其他地区远远没有泉州这边集中。”
631分的泉州七中考生黄种艺在表格上填下专业意愿是机械,复旦大学福建招生咨询组老师雷一东拍了一下手掌,“终于碰到一个高分考生不是填经管类专业的了”。他介绍,来咨询的考生和家长,凡是600分以上的,都是一个劲地问“经管”类专业可能的录取分数。
武汉大学福建招生组老师陈风对此也不是完全理解,“经管类专业是全国热门,但没有一个地区像泉州这么热的,好似读大学都是为了出来当CEO似的”。
也许,这要从泉州的地域特点说起。
分析:闽南生意土壤
“招生老师可能不知道泉州的地域特点。”泉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泉州民营经济发达,遍布每一个角落,工商业文化深深地植入了每一寸土壤。他认为,不论是家长,还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长大的考生,本身对“经管类专业”有天生的“亲近感”。
财源来自剪刀口,生意兴于针线头——一个考生家长说,虽然自己这一辈没有条件上大学,只是做一点小生意,但希望孩子以后学“经管”专业,将手中的小生意发扬光大。
天津大学副校长余建星是泉州籍,他认为出现这种现象与闽南人的生意精神是息息相关的,泉州高分考生的父母也许没有做生意,但有亲友在做生意,也许还有在海外做生意,“即使没有亲友做生意,在村里周边到处是做生意的人,还有无数成功的例子被传颂”。
余建星说,“拼”文化是泉州发达的民营企业的原动力,也是植入每个泉州孩子成长骨髓的,所以在社会氛围的推波下,其他家孩子都报“经管类”,“我孩子分数又不比他下,也要报‘经管’专业”。
提醒:综合考虑专业
几所名校的招生老师提醒,不是“经管类”专业不好,而是选专业一定要综合考虑,不能盲目扎堆凑热闹:考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专业四年后的就业趋势如何,都去挤的专业四年后找工作不也挤吗?
北大招生老师蒋尚达称,考生家长一定不要只盯着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和元培试验班等,北大的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数学和化学等专业也是非常好的,从这几年的就业来看,并不比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差。
复旦大学招生老师雷一东提醒,复旦很多专业都非常好,如果一定要挤经济类的,不一定好,而且分数肯定是最高的。
武汉大学招生老师陈风说,整体上看有意愿的专业太单一,文科集中在经济、工商管理和语言类,其实武大的档案学、图书馆学学科排名是全国第一。
天津大学副校长余建星介绍,天大的船舶港口建设、海洋等相关专业非常好,泉州是港口城市,考生可考虑报考,对以后就业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