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爱心助学:同安一中卓秋萍又当姐姐又当妈妈
来源:台海网 2008-7-15 9:24:01 【字体:小 大】

爱心档案
姓名:卓秋萍
毕业中学:同安一中
高考成绩:600分(文史)
第一志愿:浙江大学
学费预计:6000元
    每个生命,都有痛苦和磨难,那些屡次遭受苦难而依然顽强活着的人,他的顽强,就是为他自己的苦难找到了一个出口。
小时候,以为母亲是永远的
    几个大人抬着一副棺材,从屋子里走出。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缩在门边,看着那副棺木,她隐约知道,里面躺着母亲。这个影像很模糊,周围的背景是灰黑的。
    父亲、母亲还有她,一家三口去了一个地方,前面有扇门。三个人走到了门前,正待推开,这个黑白模糊的影像消失了。
    这是19岁女孩卓秋萍关于母亲所有的记忆,“记不清了,只有一个影像”。并且,对于后面这个记忆,她还不能确定是否真实。“我也搞不清那是梦里还是现实,只是我脑海里有这么一个瞬间。”她的这个记忆,细节太过缺乏,以至父亲都难以帮她确认。
    她是在长大些后,翻看照片时才知道母亲的长相。一个5岁小孩的记忆能有多少?卓秋萍只知道自己五六岁前的记忆几乎空白,她甚至没能在这短暂的几年里记住母亲的长相。
    “小时候一定以为,母亲是会永远的,一辈子在一起的。如果知道母亲有一天会突然离开,我一定会好好记住关于她的一切。”长大后的卓秋萍说这话时,有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600分,今年高考同安一中文史类第一名。拿着这个成绩,卓秋萍开始明白皋鱼的 “风树之悲”,风不止,是树的无奈;亲不在成了孝子的悲哀。
来不及留下遗言,母亲走了
    母亲走得太突然。她给这个家留下一个新生命后,自己离开了。
    秋萍5岁时的一个晚上,全家人都已睡下。时钟走过12点。母亲突然腹痛,剧烈疼痛,这离预产期还有一段时间。父亲赶紧起床,找来接生婆、村医生。难产。母亲痛得几度昏厥,脸色惨白,嘴唇干裂。
    父亲疯了似的叫醒亲戚,不停挂电话,终于联系上一部车。父亲守在村口等,那条路一如既往的安静,但他还是不停仰头眺望,尽管夜色让他什么也看不见。突然有脚步声,越来越近,急促不安。一个亲戚跑来,哭着喊:不行了,已经不行了。
    来不及了。母亲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生下弟弟,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睁开双眼看了看自己的孩子,然后走了。天上多了一颗星星。
    母亲没来得及留下任何遗言,她走后不久,天色开始一点点变亮。
    以上这些,卓秋萍完全没有印象,她很吃惊,这么刻骨铭心的一夜,自己竟然连模糊的影像都没有。难道这就是选择性记忆,太过痛苦的经历在成长过程中一点点地有意忘记?不过,从那以后,卓秋萍就不喜欢夜。
    为什么生离死别大多发生在夜里?是不是因为“在深夜,不管是离开的,还是活下来的,他们流下眼泪也不怕有人看见?”卓秋萍说。
5岁包下家务,成为女主人
    卓秋萍床上有本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她说,她无法完全领悟米兰·昆德拉赋予文中的哲理,不过,她时常会因为这个书名自问:什么是自己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这样的思考有些沉重,但最后,她总笑笑,“没什么不能承受的”。
    母亲走后,5岁的卓秋萍包下了家务,她成了这个家的女主人。自己梳头穿衣吃饭,洗全家的衣服、做饭、打扫卫生,周末到田里帮忙。
    垫张板凳,站在比自己还高的灶台旁,生火做饭。直到现在,家里还是烧柴火。
    父亲为了生计,忙得没空教她如何做家务。10多年后,卓秋萍做这些事已经非常娴熟,但很难想象,当年那个5岁小孩在没人教的情况下,如何摸索完成这些事。她那双小手如何折断扎手的树枝,如何端起滚烫的锅到门口洗刷?有没有被油烫着,被烟呛着?
    对于这些,卓秋萍竟然也记不清了,她仔细想想,摇摇头说“没被呛着过”。但对于这个细节,父亲却有不一样的记忆:“有次我比较早回来,看到她在厨房咳嗽,呛得眼泪直流。”
    对于家务,卓秋萍只记得两件事。在隔壁的水井边上洗全家的衣服,洗完后竟然无法把那桶衣服拎回家,因为太重,她只好叫父亲来拎。还有一件,有次做完饭忘记把火完全捣灭,晚上,厨房烧着了,冒出浓烟。还好,邻居发现了,把火浇灭。
初中时,第一次穿上新衣服
    在父亲眼里,卓秋萍“很懂事,从不计较吃穿”,这让父亲很欣慰。
    初中时,她第一次买新衣服穿,花了25元买了条牛仔裤。像所有爱美的同龄人一样,她穿上那条牛仔裤经过学校教学楼里的镜子时,害羞地有意放慢了步子,多瞟了几眼。“大家都说我穿那条裤子很漂亮。”
    父亲不善于表达情感,这10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对女儿说过什么体贴的话,“说不来”。这个汉子把对女儿的爱深埋心底。每到周末,卓秋萍从学校回家,父亲总会等在村口,用摩托车载女儿回家。
    一亩多的农田,是这个家的经济来源。上半年种水稻,只够家里吃;下半年种茄子,一年卖个几千元。弟弟还小,爷爷已经80岁高龄,卓秋萍和父亲一起撑起这个家。10多年来,卓秋萍只因为一件事和父亲生过气。
    那是高考前几天,她照例在超市买了袋榨菜,到食堂打了饭,端到教室里吃。高中几年,她的晚饭大多是这样解决的,一块钱一包的榨菜可以吃一餐多,3块钱的猪肉罐头可以吃一星期,再到食堂打5毛钱的饭。
    那天傍晚,她照例白饭加榨菜,边看书边吃。教室里只剩她和一女同学。这时,女同学的母亲带了好吃的,还有补品来看望。卓秋萍突然想起,父亲从来没来过,难过的情绪一下子涌上来,眼泪滴在饭里,白饭也有了咸味。
    高考结束后回到家,卓秋萍提到这事。父亲说,事情多,本想挂个电话,但她宿舍没电话。卓秋萍马上原谅了父亲,“对啊,我不能和别人比这些”。
她的性格像胭脂花,不计较
    卓秋萍家门前,有几簇胭脂花,陪了她10多年。“小时候从朋友那要来种子,在家门口随意撒了些,结果就活了。”
    夏天正是花开的季节,不过胭脂花只在日影渐斜后悄然开放,在夜色中散发出若有似无的香气。清晨,太阳渐起,它也收了花朵。
    白天,百花争奇斗艳之时,胭脂花却悄然躲在一边。在班主任王老师眼里,卓秋萍的性格和这花有点类似:不争,不计较。“她很内敛、沉稳、善解人意,班长、学习委员,她一直是班干部。同学之间难免会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吵,但如果同样的事发生在她身上,那绝对是吵不起来的。”
    卓秋萍的成绩,一直在同安一中文科班里排前5名。这次高考,她拿了第一。对于这次成绩,卓秋萍却说:“另外几个比我好的同学失常了,所以碰巧让我拿了第一。”
    浙江大学,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列第三。卓秋萍报的就是这所学校,她有个心愿:念研究生。这个想法让她很矛盾,“我想早点出来帮父亲分担一些,但又想再读研究生。没事,到时再说吧,总能找到个出口的。”她笑了。
    每到困顿时,卓秋萍总是这么想,“一定能找到出口的”。她喜欢的作家林夕曾说:“每个生命,都有痛苦和磨难,那些屡次遭受苦难而依然顽强活着的人,他的顽强,就是为他自己的苦难找到了一个出口。”
导报记者 詹文/文 巫芳/图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