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榕 毛朝青 见习记者
谢丹 陈燕青 实习生 郑海斌 文/图
昨日是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大学校园首次出现了大量“90后”新鲜面孔。面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90后们用自己的方式翻开这极为重要的一页。
在福建师范大学,最受关注的是来自地震灾区的6名新生,同样是90后,他们身上有着比同龄人更多的故事。值得庆幸的是,灾难过后,人们总是情不自禁地给予这个特殊的人群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网络上了解大学
QQ群结交校友
夸张的大耳环、烫卷的头发……一身时尚的打扮,这已不是个别90后的装束。结束了紧张束缚的高中生活,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90后的身上散发着青春、时尚的气息。
网络在90后的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许多入学的新生通过网络结识到了师兄师姐。虽是刚入学,他们却能轻而易举地找到朋友,指点他们完成注册等入学手续。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因此快速地融入陌生的环境。
记者在福建师大论坛2008新生问吧上看到,早在7月份就已有90后新生登录,向师兄师姐咨询住宿、选课、分班等各种问题。不少新生还通过QQ群与未来校友互相认识。
新生小林告诉记者,通过论坛认识了一些学姐学长,并且得到他们的照顾,这对大学生活的开始很有帮助,起码能让自己快点适应。
应该说,90后很好地利用了网络平台。但在生活中,他们仍然对父母有很大的依赖性。记者在一栋学生宿舍里看到,爬上爬下、铺床擦椅的仍多是家长。
负责接待新生的刁同学也告诉记者,几天下来,很少见到没有家长陪同的新生,有的甚至还是一大家子簇拥一个孩子。刁同学说,自己也是过来人,过了这段时间,相信新生们也会慢慢独立。
给人总体印象
乐观坚强懂事
1990年出生来自四川灾区的李莉,似乎比同龄人更懂事,简单的行李,穿着T恤牛仔裤,没有任何多余的装扮。眼前的一切,她感到很满足。她告诉记者,到学校后,负责接待的学姐就一直帮她办理各种手续。老师们也给了她很多关心和帮助,住的宿舍也很宽敞……她说:“今后她会好好学习,回报大家对她的帮助。”
因为路途遥远,李莉提前一天就来到了学校,负责接待的07届心理学专业的林小娜同学告诉记者,在聊天的过程中,她发现李莉是个乐观坚强的女孩子,虽然才刚刚认识,但她们已经成了朋友。
像李莉一样来自灾区的学生在福建师大总共有6个,昨日,他们已经陆续到校报到。据师大学工部杨建义副部长介绍,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免除李莉等人的学费和住宿费,为他们提供全套生活用品,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相比眼前,入学后的生活才是更重要的。杨建义告诉记者,校方今后将会在学习、生活上给予他们更多关心和帮助,也希望这些能成为他们努力的动力,希望他们在学校好好学习,掌握立足社会的本领。
在福建师范大学,记者还看到了醒目的“绿色通道”,它是专门为贫困生设置的。现场还有工作人员为前来咨询的学生解答助学贷款事宜。贫困学生也是备受关注的群体,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报到时无力交纳学费和住宿费的新生,可以先办理缓交手续。报名入学后,学校将根据相关规定对贫困学生进行审核和鉴定,办理助学贷款,给予相关资助。
 |
李莉(右)热情大方地与师姐拥抱 | |
 |
部分学生还是靠家长收拾床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