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 叶琦
本报讯 昨晚作客本报“关注2009高考倒计时”的是福州一中物理高级教师,教研组副组长林同春老师。针对大多数考生关注的物理高考难度问题,林老师表示,今年我省物理学科考试难度应该要降低,有个数据可以说明:去年我省实际物理难度系数达到0.42(难度系数表达100个考生中答对的人数要达到42个),今年的难度系数调为0.55-0.60。同时,今年高考首次出现的选考题要引起考生的关注,并在复习中落实,要关注《考试说明》后面的各科题型示例,其中多少隐含着高考命题的信息和动向。有关复习备考的详细内容考生可上海都资讯网“关注2009高考之复习备考”专题栏查询。
七八成是基本题
在最后复习阶段,如何提高复习效率?林老师建议:首先要回归基础,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研读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寻找命题规律与考试热点,使整个复习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变抢时间为比效率。其次,对平时考试和模拟考试中的基本题、典型题和错题,要仔细分析答题要领,答题技巧,要找出解题错因。第三,调整身心,张弛有度。越到最后,越要注意不打疲劳战,不开夜车。
考前一个月左右,在总结复习全过程的基础上,客观地分析自己目前的水准,准确地界定自己的位置。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各科中70%~80%的基本点是可以把握的。因此,明智的做法是:稳重求进,坚决夯实基础,及时查漏补缺。
注重专题、突出重点
二轮复习主要采用专题复习、专题训练。根据物理知识结构确定复习专题,实现由知识点向知识面的转化,进行能力的再提高。理科综合试卷中只有11道物理题,题量较少,因而主要考查学科主干知识。概括起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在高考中突出学科内的综合已成为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
(1)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核心的综合问题(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相结合
牛顿运动定律与曲线运动相结合
(2) 圆周运动(特别是天体运动)和力及能量的综合;
(3)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为核心的综合问题
从运动和力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转问题(涉及到运动学知识)
从能量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中的加速与偏转问题
从运动和力的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问题(关键性的几何条件)
(4)以电磁感应和电路为核心的综合问题
电磁感应+电路计算+安培力计算+做功与能量转化
(5)电路知识在实验中的综合
根据电路理论及实验知识,选择器材、选择分压或限流电路、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数据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