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快报讯(记者 黄怡 汪兰平 林超连 吕诚)东南快报社主办的“高考冲刺名师讲座”第三场——“考前20天该如何复习政治”昨日开讲。福州八中教研室主任、高级教师蔡隆为考生梳理了知识点,解读了2009年高考政治的命题趋势,并为考生制定了最后20天的复习策略。
“最后阶段‘疯狂’复习得法,提高30分并非不可能,这是文综的特殊所在。"蔡隆说,其中政治更是文综科目中容易拿分的“大项目”。
知彼:今年高考政治考什么?
今年是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一年,试题的整体设计会鲜明地体现福建省政治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保持“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为素材”的设计思想,由此可以对2009年高考政治的命题趋向作出一些合理、科学的预测。
今年高考政治出题趋向:题型以及难度相对稳定,注重本土化问题;命题求新,但会符合考生的思维规律,考查考生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命题设计上会呈现出背景材料形式的灵活多样性,注重对问题的探究;恰当处理生活实际问题与教材知识的关系,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情境材料的选择富有时代性,选取社会热点、重点问题。
以下“热点”考生须关注。
长效热点: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 “三农”问题、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关注民生和扩大内需问题等。
时效热点:建国六十周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爱国主义问题等。
地方特色:海西建设,我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我省经济发展状况,对外贸易状况,两岸三通等。
与我国有关的热点:奥运会、汶川地震、神七、中美关系、中法关系等。
经济类: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三农问题、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等。
知己:冲刺阶段 复习策略很重要
知道考什么,接下来关键就在于你要“怎么复习”了。冲击阶段,最后20天对现有知识应该怎么复习呢?
一方面要编织知识网络,文科学习需要从掌握整个知识体系入手。考生可以通过对课本目录的整理来完成这项准备;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对重难点知识的复习。重难点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观点等,要对知识点进行立体分析,全方位理解,建议将这些知识点进行对立比较、易混比较、对照比较。
还可对这类知识点进行概括提炼。一种方式是对一种知识的全方位概括。如“政府的职能”,可概括为“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四个方面。
另一种方式是对同类知识的提炼概括。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都是我国的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它们都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都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考生可将以上知识点概括为“发扬民主”(调动各阶级、政党、社会团体、各民族、各信教群众的积极性)、“维护安定”(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和平的国际环境等)以及“促进发展”(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2个字,从而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
蔡隆建议考生,5月下旬,以练为主,每天做一道主观题,重点培养应试能力;6月至高考,回归课本,稳定情绪,调整期望值,保持良好心态;最后20天,不要老盯着难题了,而应把前一段做过的题目进行整理。对于做错的,一定要反馈到知识点上,回归课本,重新掌握基础知识,不然高考还要错。
应急:解题技巧 你一定要掌握
有些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短时间内无法做到,但解题技巧却是一张“应急创可贴”,效果立竿见影,短时间内就能学会,建议考生一定要认真掌握,“随身携带”。
选择题解题思路
对此类题型,应当先审视“题干”,找到关键词,寻到切入口,再审答案,找到内在关联;选择题的常规解法有:排误法、排异法、排重法、排倒法。
排误法,指的是排除内容本身是全部错误或部分错误的答案。
排异法,指的是排除内容本身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规定性无关的答案。
排重法,指的是排除与题干变相重复的答案。
排倒法,即排除与题干因果关系颠倒的答案。
主观题解题思路
问考生有何“启示”类的题型,考生要针对“经验”和“教训”来展开论述;
问考生“如何做”的题型,考生应当针对问题阐述一下态度和具体措施;
针对考题中要求“谈认识”或“评价”的,考生要记住“三W”:what、why、how;
要求考生阐述“理由”的题型,一定要记得引用原理,并联系现实意义;
如果题型出现“体现”字样的要求,考生接着写上的应该是知识或原理,并用材料作证。
知识梳理
■ 《经济生活》部分
以市场经济为核心,围绕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效益提高、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分析。我们要关注考点的变化,如货币与财富改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等。
■ 《生活与哲学》部分
以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干,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复习有效的办法是:按照一定的网络体系分四大块进行默写(姑且叫做切豆腐的方法)。
■ 《政治生活》部分
抓线索,如:国家,民主,政党,民族,宗教,国际社会和对外关系,以国家为中心。
■ 《文化生活》部分
能运用《文化生活》的一般理论分析中国和福建特有的文化现象。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意义;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文化对人的影响;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等。
■ 《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部分
《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要关注一本、二形、四组织、四大国(一本:国家的阶级本质,即国体;二形:国家的管理形式(政体)和国家的结构形式;四组织:联合国、WTO、APEC、欧盟;四大国:英、法、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