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06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汉语文)
来源:曲一线高考网 2006-2-25 12:59:46 【字体:小 大】

 Ⅰ、考试性质和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汉语文是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授课的考生参加高考的必考科目。汉语文考试大纲是根据汉语文教学大纲制定的,具体体现汉语文考试的性质特点,是考生复习备考的主要依据。

 

  Ⅱ、考试的内容和范围

  一、汉语基础知识及运用

  1、通用教材中所涉及的常用汉字的音、形、义

  2、常用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包括一般词语、短语、成语、关联词语)

  3、病句的识别与修改

  4、句式的识别和变换

  5、造句、扩句、缩句

  6、语句的组合与排列

  7、常见修辞方法的识别与运用(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

  8、标点符号的使用

  二、文学常识与文体常识

  1、能掌握与通用教材相关的中外著名作家,作品及所处的时代等常识

  2、能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文体常识

  3、能掌握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诗文的名句、名段

  三、现代文阅读

  能够阅读分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

散文、小说。

  1、理解文中基本的和常用的词语

  2、能够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

  3、能够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

  4、能够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

  5、能够说明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

  6、能够了解和认识文章的修辞方法

  四、作文

  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应用文,并能达到以下要求:

  1、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

  2、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3、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4、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卷包括Ⅰ、Ⅱ两卷。第Ⅰ卷语言基础知识为单项选择题,试卷类型有A、B两种,每个考生只答一种。第Ⅱ卷包括阅读、作文两部分,阅读部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等题型;作文题型为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为主要形式。

  Ⅳ、题型示例(略)

  Ⅴ、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汉语文(参考试卷)

 (供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的少数民族考生使用)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X至X页,第Ⅱ卷X至X页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湍(tuān)急粗糙(cāo)贪婪(luán)澄澈(chè)

  B.玷(diàn)污体恤(xù)深邃(suí)炙(zhì)晒

  C.矫(jiǎo)健尘埃(āi)虚妄(wàng)紊(wěn)乱

  D.劫(jié)难轮廓(kuò)脸颊(jiá)迷惘(wǎng)

  2.下列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那张白淅的脸,十分亲佩地听着。

  B.海伦以惊人的毅力登上了成就的高峰,在厄动投下的阴影里安详而愉快地生活着。

  C.曙光玩皮地挥舞着透明的画笔,随意地涂抹着,忽而明快,忽而暗淡。

  D.小摔跤手低着头,挺着颈,两只宝石似的眼睛敛神凝视,神彩飞扬。

  3.下列用横线连接的词语,完全是同义词的一项是( )

  A.晦暗—昏暗 嗟叹—赞叹 恬静—安静

  B.着实—确实 羁绊—束缚 安分—安逸

  C.孤僻—冷僻 慰藉—安慰 绮丽—美丽

  D.苍穹—天空 腐朽—腐败 放任—放纵

  4.下列短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翘(抬起)首以待 坚贞不渝(改变) 大书特书(书籍)

  B.巧妙绝伦(同类) 偃(树起)旗息鼓 怨天尤(怨恨)人

  C.同舟共济(渡河) 夜不能寐(睡觉) 相形见绌(愚笨)

  D.通宵(夜)达旦 锋芒毕(完全)露 漫(随便)不经心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动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徐霞客出游,主要是靠自己徒步跋涉,而他所到之处又多是人迹罕至的地方。

       危崖,       洪流,       洞穴,       狂风暴雨,       丛林绝径,有时真是出生入死。

  A.走 踏 穿 顶 登B.登 涉 探 冒 行

  C.攀 踏 登 迎 走D.行 探 走 穿 攀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上,每一道风景都会使你神迷。那里有的              的花、              的树,有的是              岩石、              的风和              的云朵。

  A.婆娑 奇崛 娇艳 爽飒 飘逸

  B.娇艳 爽飒 奇崛 飘逸 婆娑

  C.飘逸 娇艳 婆娑 爽飒 奇崛

  D.娇艳 婆娑 奇崛 爽飒 飘逸

  7.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       只满足于了解提要和最后的结论,       不研究全书的内容,不了解结论产生的过程,       不可能全面地掌握书上的知识,       有了一点点收获,       往往是肤浅的、靠不住的。

  A.如果 而且 就 既然 也

  B.假如 然而 那么 既然 就

  C.假如 而 就 即使 也

  D.如果 那么 即使 也 却

  8.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       ;长长的,又如       ,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              ;秋来              ,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A.伸开的两臂 一道屏障 径幽香远 草木萧疏

  B.一道屏障 伸开的两臂 草木萧疏 径幽香远

  C.一道屏障 伸开的两臂 径幽香远 草木萧疏

  D.伸开的两臂 一道屏障 草木萧疏 径幽香远

  9.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他队员撤回到8100米的营地,休养生息,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为突击顶峰的队员提供各种支援

  B.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C.奥佛士坐在森林里的大石上,弹奏他的七弦琴,几只狮子袖手旁观地伏在他面前凝神静听。

  D.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因陋就简,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10.下列各组句子,①是原句,②是缩句,其中缩句有误的一项是( )

  A. ①一个个银色的水泡从那长满细细软软的青苔的水底晃晃悠悠地往上直冒。

  ②水泡直冒。

  B. ①清脆的、妙不可言的天籁之音是大自然献给探索者的一曲赞歌。

  ②天赖之音是赞歌。

  C. ①突击队员位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在陡滑的岩壁上攀登。

  ②突击队员们攀登。

  D. ①海底真是个物产丰富而又神奇美丽的世界。

  ②海底物产丰富而又神奇美丽。

  11.下列四句古诗,是祈使句的一句是( )

  A.红豆生南国B.春来发几枝

  C.愿君多彩撷D.此物最相思(注:采撷——采摘)

  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的人不喜欢听别人讲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因此缺少一种宽广的胸杯。

  B.单有敢于实践的决心还不够,还必须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做好工作。

  C.只要你坚持不懈地去写,你才会越练越熟。

  D.王华苦干两周才写出了这篇很有水平的论文,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

  13.将“夜色越来越浓了。”插入下面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①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②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了。③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④

  A.① B.② C.③ D.④

  14.将下列语句连成语意贯通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经过春雨的滋润,我迅速成长

  ②还要给我掐尖儿,防止我陡长

  ③十月底,我就绽开笑脸

  ④和姐妹们一起在短暂的生命中,给人留下一缕醉人的芳香

  ⑤每年阳春三月,我从沉睡中醒来

  ⑥在这期间,人们要给我施肥、浇水、除虫

  ⑦立秋后,气候转凉,我开始孕蕾(注:选项句中的“我”是菊花自指)

  A.⑤⑥①⑦②④③ B.①⑤④⑦②③⑥

  C.⑤①⑥②⑦③④ D.①⑤⑥②⑦④③

  15.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记叙文,在记叙的顺序上,有的用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有的用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 有的用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上面的事情。

  A.。 。B., ,C.、 、D.; ;

  16.对下列作品的作者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谈骨气》 胡绳 《发问的精神》 启凡

  B. 《背影》 朱自清 《我的老师》 魏巍

  C. 《驿路梨花》 彭荆风《在烈日和暴雨下》 老舍

  D. 《一面》 阿累 《枣核》 萧乾

 第Ⅱ卷(选题题 共48分)

  二、阅读:(42分)

  阅读下文,完成17—30题。

 

  一个牧羊人的奇迹

  ①在新疆博格达山峰之麓,有一个叫“包家槽子”的小村,村里有一个叫吴庭德的老人,他是茫茫戈壁滩上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他以放羊为生,和村里所有的老人一样,平平淡淡地步入人生的暮年。

  ②吴庭德一大把年纪,生活本来就比较困难,如果说他会创造奇迹,村里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就他?不可能!”换了你也一定会如此斩钉截铁地说。是啊,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大半辈子都这么平凡地过来了,怎么可能创造奇迹呢?

  ③90年代的一天,吴庭德老人赶羊到村子南边百米远的地方,看见一群陌生人在竖一块木牌。陌生人开着汽车走了,老人上前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八个大字。他微微一笑,陷入了沉思。他想,既然是中心,那一定不简单啊!那一刻,他做出了一个不简单的决定:每天守护这个中心牌。

  ④白天放羊的时候,吴庭德就守在“亚心”木牌的周围,看着它不受牲畜破坏。下雨怕它淋着,晚上怕它冻着。家里人笑他太傻,国家又不给一分钱,凭什么看宝贝一样地看着它。村里人笑他太痴,一块木牌值得那么神经兮兮吗?吴庭德把那些冷言冷语当作耳边风,执著地守望“亚心”。

  ⑤亚洲中心设立之后,许多游客从世界各地赶来。尽管只是一块孤零零的木牌,他们也看得十分高兴:毕竟与亚洲大陆的中心点零距离地接触了一番。游客们参观“亚心”,免不了和吴庭德老人聊上几句。茫茫戈壁,在这亚洲中心的位置,吴庭德成了唯一的活风景。为了让游客沾上中心的气息,吴庭德想了一个办法,每天砸一个小石头,把小石头砸成动物的模样,然后再砸出“亚洲中心”四个字。他把这些亚心石低价出售给来参观的游客。老人砸出的亚心石简单得近乎

石器时代的遗物,然而照样卖得火。

  ⑥四年过去了,老人靠亚心石赚了一笔钱。就在这一年,国家投资150万元,建了一座高大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塔。四个A(“亚洲”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型柱子合成一起,直刺云霄,中间垂一个巨型圆锥,直指亚洲地心。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骤然增多,家人期待吴庭德多砸出一些亚心石来卖,肯定能赚大钱。

  ⑦然而,吴庭德老人不但没有上交卖亚心石的钱给家里,反而把家里的四十只羊全卖了,用所得的钱买了两块雕石狮的石料。从此以后,老人每天在亚心塔旁边,一斧一凿地雕刻石狮。两年过去了,他雕出了一雄一雌两座栩栩如生的石狮。他对游客说:“我怕亚心塔太孤单了,就刻了这两个石狮,一个代表成吉思汗,一个代表文成公主……”

  ⑧值得一提的是,吴庭德老人压根儿没学过雕刻!

  ⑨远方有一位游客得知吴庭德老人创下如此人间奇迹,特意为他塑了一尊铜像,表达了对他的崇高的敬意!

  ⑩如果你有机会去亚心塔参观,你一定会被吴庭德老人的石雕吸引住的。这两尊石狮以无声的方式告诉你:执著和痴情就是创造奇迹的一斧一凿,有这两样东西在,一个普通的牧羊人也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17.为什么村里人都异口同声地说吴庭德不可能创造奇迹?

  18.文中“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所指是

  A.亚洲大陆地理科学研究中心

  B.亚洲大陆地理研究中心

  C.亚洲大陆地理位置中心

  D.亚洲大陆地理信息中心

  19.④自然段中能概括本段文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20.下列选项中,对吴庭德砸亚心石的用意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低价出售给游客,赚点钱

  B.为了给“亚洲中心”增加景观

  C.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雕刻手艺

  D.为了宣传“亚洲中心”,给游客当作纪念

  21.给⑤自然段划分层次,在文中用“||”标明。

  22.依据⑤自然段文意,最符合世界各地游客来亚洲中心参观的主要目的的一项是

  A.观看亚洲中心的木牌

  B.体验与亚洲中心零距离接触的感受

  C.拜访亚洲中心的“活风景”吴庭德老人

  D.得到一块带有“亚洲中心”四个字的亚心石

  23.在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连用四个“砸”字形容吴庭德制作亚心石的情形?

  24.吴庭德雕刻石狮表现了他对亚洲中心怎样的感情?

  25.⑦自然段中描写吴庭德刻石狮为什么改用了“雕刻”一词?

  26.吴庭德从开始守护“亚心”到他刻成了两个石狮至少经历了几年的时间?

  27.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没有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A.前后呼应 B.正侧映衬

  C.倒叙、插叙 D.叙议结合

  28.下列句子没有采用拟人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下雨怕它淋着,晚上怕它冻着。

  B.我怕亚心塔太孤单了,就刻了这两个石狮。

  C.如果你有机会去亚心塔参观,你一定会被吴庭德老人的石雕吸引住的。

  D.这两尊石狮以无声的方式告诉你一个朴实的道理……

  29.下列短语不是成语的一项是

  A.斩钉截铁 B.端端正正

  C.冷言冷语 D.栩栩如生

  30.为什么说吴庭德老人的所作所为堪称是一个“奇迹”?

  三、作文(60分)

  31.作文题目:盼

  要求:(1)文体不限;

  (2)不得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D 2.A 3.D 4.D 5.B 6.D 7.C 8.C 9.B 10.D 11.C 12.B

 

  13.C 14.C 15.D 16.A

  二、阅读

  17.村里人认为吴庭德以放羊为生,步入暮年,生活困难,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根本不可能创造奇迹。

  答案不完整酌情扣分。

  18.C

  19.执著地守望“亚心”。

  20.D

  21.……接触了一番。||游客们……活风景。||为了让……

  22.B

  23.表明吴庭德“压根儿没学过雕刻”,不是雕刻艺人;表现他砸亚心石的用心、执著;突出了他对“亚心”的热爱之情。

  答案不完整酌情扣分。

  24.表现了吴庭德对亚心塔的痴情。

  25.表现吴庭德刻石技艺已大为提高。

  26.六年。

  27.C

  28.C

  29.B

  30.吴庭德老人纯朴、善良、自觉承担守护“亚心”的责任;克服多种困难,执著地守护“亚心”,宣传“亚心”,痴情于“亚心”,理解了“亚心”的文化内涵;他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做出了难能可贵的事。

  三、作文

  31.(略)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