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4 平时成绩不错 碰到大考冒冷汗 糟糕,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关键词:考试焦虑
咨询者:王同学,男
我平时成绩还不错,但是市质检、省质检考试的时候,觉得自己过于紧张不安,很担心考试失败,更害怕父母或亲友的责骂或冷落,害怕被他人瞧不起。
每次有重要考试的时候,我会出现吃不下的情况,晚上也容易失眠,老是睡不着,进考场就觉得很累。有一次,进入考场的时候,我手脚都有点发颤,心跳得很快,还一直冒冷汗,拿起笔作答时,我连平时很熟悉的内容都想不起来了。
平时我性格比较内向,很少与同学有过多的交往,不知道与这个有没有关系?
■专家分析
这是考试焦虑的表现。考试焦虑症本质上是对考试的一种心理反应,它的发生常与个体的心理素质有关,多见于期望过高而又缺乏自信,或缺乏迎接挑战、面对现实的勇气。心理学研究认为,焦虑的产生是个体对事件或情境作出威胁或危险的解释所致。考试焦虑对临场发挥的影响,一是不良情绪对脑功能的抑制作用。二是,因震颤和运动不安使考生坐不住,想起来走动,即或坐住了,手抖不停,写不出像样的字,加上额汗涔涔,影响视线。
首先要调整不合理的认知,因为只有想明白了,才能真正放得下。高考确实很重要,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今后的发展,但还没有重要到能决定我们一生的幸福。高考只是我们通往成功的途径之一,而非唯一的途径。另外,要正确认知什么是高考的成功。不要盲目攀比,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定出力所能及的目标。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
其次可用下列方法,提升信心,减缓压力。
◆积极想象法:
通过积极想象,回想自己以前的快乐时刻,从而唤起愉快满意的情绪,消除当前的郁闷焦虑等情绪。
◆笑口常开:
清晨起床,面对镜子,给自己一个开心的笑脸。
走在路上,遇见老师同学,微笑着主动问候。
放学后,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大笑几声:哈哈,今天天气真好!……
笑声能带走内心的烦恼、压抑和紧张。
◆挺胸抬头:
人的姿势与内心体验是相适应的,姿势的表现可以与内心体验相互促进。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我们头抬正、背挺直,用自信的眼光注视前方,我们的自信就在不知不觉地增强。
◆清点自己的积极因素:
把自己所有的积极因素写在纸上,贴在显眼的地方,或者每天大声地富有表情地朗读给自己听。
案例5 “一天睡7小时太多了吧”
关键词:复读压力
咨询者:B同学,男
我是一名复读生,现在觉得压力特别大。去年我的成绩接近本三,今年好几次考试下来,我觉得成绩没什么进步,但其他同学都进步得很大。在班里,我现在的排名是40多名,估计在本二中下水平,省质检的时候差本一差了7分。可是,我的成绩不是很稳定,感觉很迷茫,不知道该把目标定在怎样一个阶段。
我觉得我上课的时候不是很注意听,经常开小差,每天晚上12点睡觉,7点起床,一天睡7个小时太多了吧,一点也不像高考考生!我跟班级同学的关系也不是特别好,同学之间交往不多,甚至有的同学对我还有些莫名其妙的误解。例如,班级贴出来供大家对答案的试卷不见了,有的同学也会怀疑是我拿的。我们班有个传统,按成绩自由选同桌,但我是一个人坐的。想起这些,我觉得挺郁闷的,高考就剩十来天了,这十几天还能改变什么吗?
■专家分析
从B同学提到的情况看,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他的压力更主要的不是来自于学习和作息时间紧张,而是来自内心;其次,他为自己定的目标过高;最后,他过于关注某些考试,而忽视了其他自己考得比较好的考试。
不管离高考还剩下多少时间,目前考生最重要的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先不要设定目标,只做最好的自己,把状态调整到最好,以得到好的发挥。考生应该规范作息时间,顺其自然,学会放松;另外,这个时候对考生来说高考是目前的重点,应该学会放松,开放地对待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要过于介意老师的态度。
复习永远没有充分的时候,再给你十天半个月或者十年,你还是会说“准备不充分”。换个角度想,你不充分时上阵,别人也是。
这个时候了,考生要做的是调整好心态,以平常心面对,可以不要整天将高考挂在口中,多讲一些生活中的趣事,把感受主动地与父母交流,根据实际的情况调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