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从18号出门到现在,一直没见到孩子的影子。”昨天,读者巩女士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高考结束了,孩子整夜不回家,还总是以“考完该彻底放松”为借口。
家长:高考过后孩子变了
巩女士说,她的儿子以前是很听话的,可高考刚结束,孩子好像变了一个人。不论自己苦口婆心地劝说,还是大声责骂,孩子就是不愿回家,整天在外面疯玩。
“考完试,适当放松一下,做妈的可以理解,但整天这么个玩法,不是进网吧,就是和同学吃饭、喝酒,这也太过分了!”巩女士说,她真担心孩子这种放松方法,不但会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结交上坏朋友。
“这种情况持续快一周了,好说歹说,孩子就是不听劝。不知道是孩子跟我赌气,还是出了什么意外,都快两天了,也不见人影。”
孩子:考完就该玩个痛快
根据巩女士提供的电话,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了巩女士儿子的多名同学。但是得到的或是不知道;或是“不用担心,他肯定没事”的答复。联系了两个多小时后,孩子仍无音讯。无奈之下,巩女士和记者只能选择等待。
昨天晚上7时许,巩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已经回来了。记者电话采访巩女士的儿子梁某时,他说,这两天到同学家玩,没想到母亲会这么担心。
孩子说,高考前母亲一直监督他学习,现在终于熬出来了,晚起一点、夜里偶尔出去一下都无可厚非,这是适当的放松。
问道下一步准备如何放松时,他告诉记者“这几天先看世界杯吧,等球赛结束后和同学去武夷山旅游。”
采访过程中,巩女士的儿子告诉记者,他的同学都有类似的“放松计划”。
专家:放松要有度
考试结束后,学生该如何放松?就此记者昨天采访了东方心理研究所毛朝灼所长。毛朝灼认为,考生多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生理、心理上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高考结束后,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压力消失后,容易产生极端的情绪,要么极端倦怠,要么极端放纵。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会用一种补偿的心理去狂欢、去追求自己认同的价值观,以致忘了必要的安全保障,严重破坏了原本正常的生活规律。
毛朝灼建议,高考考生在自我放松时要有度,在保证睡眠的前提下,可以多听音乐、打打球,或者看些休闲类的书籍,外出旅游也未尝不可。但是,不能放纵自己,否则将会伤害到自己的身心,甚至影响到家庭的和睦。同时,毛朝灼也提醒巩女士,作为家长也要逐步适应孩子的追求,理解孩子们的价值判断。(姜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