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玉珍)备受关注的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今日全面展开,文史类、理工类本科提前批院校开始投档录取,录取工作至16日结束,其中14日9点至16点征求志愿,15日征求志愿录取。
今年我省理工类计划招生95084人,比去年减少14420人,降幅为13%;文史类计划招生48914人,比去年减少8126人,降幅为14%。文史类录取比例为:1∶1.98,理工类录取比例为:1∶1.57。文史类、理工类录取工作分7个批次进行,即提前批院校、本科一批院校、本科二批院校、本科三批院、少数民族预科班、专科提前批院校、高职(高专)批院校,录取工作至8月中旬前结束。
提前批主要为军队院校(含国防生)、公安、海关、安全、机要、航海、师范类专业和基地班等,我市地面上高校仅有泉州师院参加提前批录取。泉州师范提前批共招生880人,其中理工类面向全省招生152人,面向泉州招生228人,招生专业有教育技术学、小学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7个专业;文史类面向全省招生218人,面向泉州招生282人,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英语、历史学、地理科学9个专业。
高校招生录取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要求实施新生录取工作。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参加体检、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等学校自行确定,高等学校负责对未录取的考生解释,处理其他遗留问题。省高招办组织实施向高等学校投放合格生源电子档案并监督高等学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完成情况,纠正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的行为。高校在招生录取中,要正确处理好考生成绩和志愿的关系,当考生德智体美、高考总成绩及相关科目成绩大体相当时,不得随意退掉第一志愿的考生而要求录取非第一志愿的考生。当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第一志愿的考生档案不足时,或第一轮已根据学校要求的调档比例投足档,且开始调剂投档的情况下,不能拒绝录取非第一志愿的线上考生。
音乐类、美术类提前单独批院校11日征求志愿,12日征求志愿录取,考生应关注省高招办公布有关招生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到报名所在地高招办填报征求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