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福州讯 (驻榕记者 张小燕)本三批不少院校每年1.5万元左右的学费,让考生“望而却步”。昨日,本三批次录取结束,我省今年高招本三批的实际录取人数为23672名,不少省外高校需要降分录取才能完成招生计划。省高招办主任林其天表示,从近两年的招生情况来看,本三批院校招生逐步遇冷,较高的学费和毕业生就业难等都是影响因素,由此判断,今后该批次的高校办学和收费等可能会有所调整。
理工类没有扩招计划
从本科提前批招生开始,我省今年高招每个批次各科类都或多或少地有扩招计划。但在本三批次,这种情况有所变化。
据悉,我省本科第三批录取工作从8月1日开始至8月7日结束。参加本批次招生的省内外高校文史类228所,计划招生 8154人,理工类256所,计划招生14877人。经过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投档后,文史类实际录取8795人,比原计划增加 641人,理工类实际录取14877人,与计划招生相同。不少省外院校出现零生源填报和通过降分录取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
民办院校生源不足
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是本三批次招生的主力,今年的录取结果显示本三批独立学院报考较热,民办院校则较冷。独立学院由于依托公办高校办学,能够较好地利用母体高校的知名品牌和无形资产,因而受到我省多数考生青睐,尤其是一些办学质量高、社会口碑好的知名独立学院,投档分数接近甚至超过本二线。例如: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文史类、理工类投档线分别是499分、491分,均超本二线;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文史类投档线也高达501分。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除了几所建校时间长、社会知名度高的民办院校如北京城市学院、江西蓝天学院生源充足以外,今年大多数民办院校报考人数较少,志愿满足率较低,黑龙江东方学院、烟台南山学院、郑州科技学院等院校文史类考生无人报考;宁波大红鹰学院、西安外事学院等院校理工类考生无人报考。
省内多数院校生源有保障
今年,我省共有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闽南理工学院等8所院校参加本批次招生。经过一次性投档,大多数院校均能顺利完成招生计划,有的院校投档分比较高。录取分数居前两位的是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文史 491、理工459)、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史477、理工447)。闽南理工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两所本三院校招生虽有较大生源缺口,但通过征求志愿和降分录取后,也顺利完成招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