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佘峥 田家鹏)参与本二批次招生的院校共有634所,计划招生总数为39600名。其中,理工类院校计划招生总数为28420名,实际招生人数为28543名;文史类院校计划招生总数为11180名,实际招生人数为11679名。
超七成考生相中省内院校
今年,本批次理工类有20733名考生第一志愿填报本省院校,文史类有9073名考生第一志愿填报本省院校,分别占到招生计划总数的73%和81.2%。与去年相比,今年报考本省院校考生占计划招生总数的比例比去年更高,体现了本省考生云集省内的特点。
省高招办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省内院校招生计划总数占了本批次计划招生总数的绝大部分。据统计,省内理工类院校计划招生总数为21711名,占了本批次计划招生总数的76.4%;文史类院校计划招生总数为8867名,占了本批次计划招生总数的79.3%。
第一轮投档生源数为零的院校多是省外边远地区的院校和招生计划数少的院校。可见,省外院校招生计划数少和地理因素也是考生报考时不想问津的原因。
电子经管科技类院校吃香
今年,参与我省本二批计划招生的理工类院校有355所,文史类院校有279所,其中理工类第一轮投档生源不满的院校有162所,占了理工类院校的45.6%,文史类第一轮投档生源不满的院校有144所,占了文史类院校的51.6%。从统计结果看,多数考生第一志愿倾向于填报本批次中的老校名校和电子类、经济管理类、科技类院校,而农业类、工业类、煤炭类院校以及省外的师范类院校却出现生源缺乏的情况。
从本省的情况看,省内文理科参与本批次招生录取的院校均为21所,分别占本批次理工类和文史类院校总数的5.9%和7.53%。
虽然省内院校数占本批次招生院校总数的比例很小,但是仍然出现生源竞相报考部分院校的情况,比如,集美大学理工类计划招生总数为1644名,而第一志愿填报该校的线上考生数达到2820名,文史类计划招生总数为699名,而第一志愿填报该校的线上考生数达到1166名;厦门理工学院(不含面向厦门)理工类计划招生总数为680名,而第一志愿填报该校的线上考生数达到1264名,文史类计划招生总数为270名,而第一志愿填报该校的线上考生数达到654名;福建工程学院理工类计划招生总数为1866名,而第一志愿填报该校的线上考生数达到3110名,文史类计划招生总数为339名,而第一志愿填报该校的考生数达到615名;福建农林大学理工类计划招生总数为3465名,而第一志愿填报该校的线上考生数达到4662名,文史类计划招生总数为650名,而第一志愿填报该校的线上考生数达到1593名。
(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