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本报记者李帅陈燕燕实习生林志坚彭文君
本报讯随着高校录取工作的进行,更多的爱心人士打来电话,要求捐助已确定被高校录取的寒门学子,本报助学组将于近日举办第二次助学签约仪式。前期报名的寒门学子,如果你已经收到今年本二以上的高校录取通知书,请速与本报助学行动组联系,并准备好所需材料。同时,请有意愿与他们结成帮扶关系的爱心人士,注意本报的相关报道。
此前在7月21日,本报助学行动组的首次“海都·利群阳光一对一助学签约仪式”上,7位取得高分并被清华、北大等名校录取的寒门学子,全部得到第一学年的捐助款5000元;同时,他们还分别与爱心人士签订了为期4年的助学协议。
昨日,记者采访了聂燕钗。她说,拿到复旦大学法医学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时,她给资助她的吕女士打了电话。上次捐助仪式时吕董事长因公出差,是请助手代表她出席捐助仪式的。吕女士对燕钗说:“我资助你,也不是说将来要你怎么回报我,我就希望你既然考上了大学,以后就好好努力,经常给我打打电话,让我知道你的学习生活情况就够了。”
聂燕钗说,通过本报得到助学金后,她那不善表达的父母不停地用“谢谢”两个字,表达自己所有的感激之情。燕钗说:“有这么多的好心人这样帮助我,我更应该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此外,“2006海都·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将从我省2006年应届高考前三批录取新生(以教育部公布为准,大学本科以上)中,选出100名符合条件的特困生,每生一次性资助5000元。
符合条件的寒门学子请将高考录取通知书复印件、户口本、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申请(学生勤奋求学的经历、家庭情况);所在地街道(乡镇)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本人一寸近照两张,交至本报助学行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