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福建:“大学生重读中专”之忧
来源:海都资讯网 2006-8-18 10:17:41 【字体:小 大】

N秀生(媒体从业者)

  近日,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新生报名入学。北京科技大学毕业生汪洋在工作3年后,来到该校就读,成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中专生。此事引起轰动。(8月17日《金黔在线》)
  “大学生重读中专”对汪洋来说,只是一次正常的个人选择,因为他大学念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不好找工作,而他发现技术性强的工科专业,即使中专生也很吃香,尤其我国数控技术应用人才十分短缺,于是,决定重读中专。
  市场真是一只奇妙之手,它引导人们重新自我定位,趋利避害,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这个角度看,“大学生重读中专”不仅不该受质疑,反而对高不成低不就的毕业生们有些借鉴意义,毕竟个人应适应市场,而不是就业市场去迁就个人。
  然而,舆论却不是这样解读的,看看网民跟帖,就知道大众很自然地从“大学生重读中专”引申出“读大学真没用”的结论,义愤填膺地否定大学教育。
  这样的解读是非理性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为并不是所有大学毕业生都重读中专,即使是,也无法证明大学教育“已经一无是处”,就连汪洋也坦言:“没有大学四年,我觉得人生有些残缺。”
  当然,大众的质疑也并非无的放矢,高昂的大学收费与大学生就业艰难的悬殊反差,让百姓按捺不住要借“大学生重读中专”抒发心中的不满。我很理解这种情绪,普通家庭倾其所有供孩子上完大学后,如果发现大学文凭的市场竞争力居然不如中专生,能不对大学教育产生怀疑吗?
  可以说,大众真正质疑的是目前大学教育的高投入低产出。与之相呼应的是,前不久中青报做了一个调查,发现34.1%的大学毕业生“后悔上大学”———他们不是对上大学不满,而是不满于上大学的投入产出比不成正比。
  基于此,我最大的担忧是,如果“大学生重读中专”一再上演,它无疑将像瘟疫一样在社会繁殖“大学无用论”心理,受此影响,老百姓不再视送孩子上大学为必然途径。
  换言之,目前产业化迹象明显的大学教育导致的恶果已不仅是百姓负担沉重与就业严峻,而且危及大学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与号召力,这个根基一旦松动,大学存在的必要性何存?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