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高考 - 正文
福建:高校新生开学前先恶补普通话
来源:新闻晨报 2006-9-12 9:11:59 【字体:小 大】

近日沪上各大高校陆续接受新生报到,其中众多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笔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新生除了带来了家乡特产,也把当地的方言口音和表达习惯带进了普通话中,由此造成误会甚至阻碍了与同学、老师的交流。对此,沪上某些高校也开始采取措施,如同济大学就对全体新生进行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相关内容的测试。

  学生:

 

一个寝室多种口音交流不畅误会连连

  “我们寝室几个同学来自五湖四海,说起话来更是各有特色,好像在开方言大会。”前几天刚到沪上某高校报到的福建新生王晓(化名)告诉笔者,由于同学间说话口音各异,这几天因此没少造成误会。

  “我们家乡话中,平舌音和翘舌音基本不分,我把这种习惯带到了普通话里,比如‘分配’经常说成‘婚配’”。王晓红着脸告诉笔者,有一次,自己对室友把“你的钥匙”说成了“你的要死”,结果解释了半天,这才避免了一场误会。“其他室友也出现过类似状况。有时候对话都要重复好几遍,双方才能明白。”因为“方言普通话”带来的误会,没少给新同学之间交流添麻烦。

  老师:

  “方言普通话”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

  同济大学资深辅导员张蔚告诉笔者,在一次新生自我介绍会上,有个学生上台报了自己名字,她却一头雾水:“因为我在学生名册上找不到他说的那个名字,后来经一个字一个字跟他核实才找到,他的方言口音太重,我们几乎听不懂。”张老师表示,根据往年的经验,在来自方言区的学生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说普通话中带有方言口音,个别学生口音比较严重的,连日常交流都成问题。

  对于学生说“方言普通话”带来的后遗症,张蔚深有感慨。“普通话不标准,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影响是很大的。”这类学生由于言语表达上处于劣势,害怕被嘲笑而往往造成自卑心理,不敢与人多交流,也不敢表现自己,长此以往会为此错过很多发展机会,甚至还会影响到毕业后找工作,所以对来自方言区的同学,我一开始都会建议他们恶补标准普通话。

  学校措施:

  入学先测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对于新生中出现“方言普通话”的现象,沪上有些高校已采取了相应做法。同济大学对2866名入学新生进行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统一测试。“这是今年新生正式开学前必须通过的考试,如果没有通过还必须再进行补测”,同济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耿正松告诉笔者,测试之前每个院系都组织新生进行了集体学习和培训,“之所以在新生入学就进行这个测试,就是提醒大学生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性,并自觉地在日常言语中纠正不标准发音和用法”。

  相关规定

  大学生普通话要达二级乙等以上

  从今年3月1日起,《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开始实行,其中规定无论是上海本地生源的大学生,还是外地生源的大学生,都需参加相关普通话培训及测试,并要求达到普通话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作者:林颖颖 实习生 陶怡婷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