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范围:从题型来看,听力部分的试题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题。单项填空着重考查语法和词汇知识在特定语境中的应用。完形填空所选语言材料要有利于考生进行语篇分析,要保证本大题有较好的区分度。
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题五篇总词汇量(含文章与设题)一般控制在2200~2400个词之间。短文填词考查以实词为主,兼顾其他词类,所选材料应力求贴近考生生活和学习实际,符合考生书面表达的实际水平。书面表达命题题材应贴近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利于考生水平的正常发挥。
考试形式、试卷结构
全卷满分为150分,其与难度:中听力部分的试题采用全国卷,分数为30分。全卷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试卷由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组成,其中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英语学科试卷的难度值设定为0.6左右。试题以中档题为主,易、中、难试题的比例约为3∶5∶2,容易题的难度值为0.7以上,中档题的难度值为0.5~0.7,难题的难度值为0.3~0.5。
解读 总的来说,考试内容没有大的变化,不过由于《考试说明》对《课程标准》附录的词汇表中的七、八级词汇进行了调整,试题的考查点应控制在经过调整后的七级词汇中未标*号的词汇及调整后的八级词汇中带·号的词汇。七级词汇中标*号的单词和调整后的八级词汇(不包括带·号的单词)只要求理解。
文综:历史选修部分考点有变
考试内容:历史学科考试范围包括《历史I》、《历史II》、《历史III》三个必修模块内容,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三个选修模块内容。地理学科考试范围包括《地理1》、《地理2》、《地理3》三个必修模块内容,选修2《海洋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三个选修模块内容,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的相关内容。思想政治学科考试范围包括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内容,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两个选修模块内容和本学年度时事。
考试形式:闭卷考,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300分,其中,思想政治学科、历史、地理各100分。
试卷结构: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共36题144分)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156分),全卷难度值为0.6左右,其中思想政治为0.6-0.65;历史为0.6左右;地理为0.55-0.6。思想政治试题中选修模块内容约占10%。历史试题中选修模块内容约占15%。地理试题中选修模块内容约占15%。
解读 总体变化不大,只有个别微调。和去年不同的是,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北魏孝文帝改革考点已变为商鞅变法考点。
解读 时事政治考查建党九十周年 今年文科综合的三门学科命题要求无大变化,根据教育部2011年《考试大纲》及我省教学实际,仅考试内容的个别知识点做小调整。其中时事政治规定,今年将考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相关内容。
理科综合
生物选考部分只设一道非选择题
考试范围:生物学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的内容在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和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的内容在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模块的范围内,今年生物选考部分的内容只设置一道非选择题,为必答题。
化学学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其中,必考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等五个方面;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
物理学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考生可在2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但不得同时选择2个模块。
考试形式、试卷结构与难度:理科综合为笔试闭卷,试卷和答题卡分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共18题108分)和第II卷非选择题(必考题9题、选考题5题选作3题,共192分),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学科试题总分为120分,化学学科试题总分为100分,生物学科试题总分为80分。全卷难度值为0.6左右,其中物理为0.55~0.6;化学为0.6~0.65;生物为0.6~0.65。
解读 总体变化不大。不过,生物学科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知识点今年要求理解该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