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据北京晨报报道,日前,国内首份由民间高考研究专家推出的、具有完整框架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出炉。“教育部会充分考虑采纳民间的建议。”教育部新闻发言人2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提速高考改革条件已经成熟。”领衔高考制度改革方案的知名专家、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杨东平表示。
这份新方案为高考考试及招生制度改革提出“新十条”建议,其中包括高考考试科目多轨化、允许社会考试取代部分科目的高考成绩等。该方案研究者提出,高考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全国统一的学业能力水平考试为主,辅之以高中成绩、高中课外综合表现的多元入学评价;高校确定录取标准,进行加试和面试后自主录取。其基本模式是“基础资格考试+高校自主录取”。
新方案提出,建议按照高校分类管理的概念,将高校划分为研究型大学、地方性高校和高职院校三大类,再分为文科、理科、工程技术科、生物和医学科、艺术和体育科等不同科类,在高中课程中,确定不同的考试科目和内容难度,形成能够适应不同学生需要的13种“套餐”。
针对首份高调出炉的民间高考制度改革方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社会人士和民间努力探索高考改革的精神“值得称道”。但高考制度是涉及千万人、全国性的、影响面非常大的考试,有些建议从一时、一地或一人的角度出发是好的,但放到全国的范围来看未必行得通。
为改变目前“一考定终身”的问题,杨东平建议,应增加高考次数的改革,首先强化春季高考,增加高校的数量和提高招生层次,从而使学生获得两次高考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