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招生考试网 - 2010年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广东高考 - 正文

 
广东高考选生物的复读生有优势
来源:信息时报 2010-6-1 15:59:37 【字体:小 大】
去年复读选地理今年有优势

与普通考生相比,复读生的压力明显要大得多。“今年如果还考不上,我该怎么办?有没有好的减压方式呢?旧学习模式能否适应新高考……”

  昨日,一系列问题通过本报热线电话34323116和QQ热线800023111,抛给了嘉宾——广州卓越教育机构校长唐俊京。对此,唐俊京一一进行了答疑,他还预测,明年复读人数不会大幅提高。

  今年复读生减少1/3

  历年来,复读学生都是一群高考学生中最让人牵挂的一群。广州卓越教育机构校长唐俊京说,今年高考实行新方案,因为考试的方式有所变化,选择复读的人也随之锐减。往年广东有60万考生,复读学生占了一成多,全省有八九万考生。但是今年复读学生减少了1/3,大约只有5万人左右。

  今年的复读生因为新方案而减少,但是明年是否会大幅反弹,达到往年的水平呢?对此,唐俊京称,明年复读人数不会大幅提高。“一来,今年广东首先实施平行志愿填报志愿模式,这个志愿的新模式让填报风险下降,考生的命中率提高,这样落榜人数就会减少,第二年复读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在复读学校,有两成学生都是因为填报志愿不合理而复读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今年考生人数减少,如果明年考生人数也维持现状,复读生也不会有明显的增加。”所以,即使明年复读人数增加,也不会有大幅提高。

  去年复读选地理今年有优势

  作为新方案之下的复读生,选择复读付出了更多的勇气,但也不可避免地要付出更多,比往年的复读生更辛苦。今年的变化主要是体现在综合科目上,以前文理基础都是考必修,现在选修也包括在内。此外,由于以往只要学习一门X科,而现在要兼顾三门科目。今年,对于复读生来说,去年选考生物的考生挑战最大,对去年选考地理的考生比较有利。

  由于生物是偏文科思维,因此去年选考这科的考生一般理科都不是很好,但是这些考生今年要考物理和化学两科,所以负担会比较大,复习也会比较辛苦。但是去年选择地理的考生却有优势。地理偏理科,但是也包括记忆的内容,因此这些考生再学历史和政治,比较容易掌握。

  连续10天的心理保健操助减压

  事实上,在常规复习方面,复读生是和其他考生差不多的,只是复读生的心理压力比较重。为此唐俊京建议可以做心理保健操。在5月初的第一阶段,对考生进行肯定的心理重构训练。先入静放松,想象自己取得好成绩的细节,心理上自我肯定。这样做10天左右,在思想上得到调节。

  第二阶段进行精神彩排。“我们会把高考考场、监考老师、天气情况等照片给学生看,让学生看着照片回想高考的细节,模拟高考的情景。比方说,让考生想象自己做哪个位置、考试声音的沙沙作响,纸张油墨的香味、一道题做不出来等等细节,情景越逼真效果就越好。”心理学家认为,出现怯场等情况,主要是因为考生对高考的环境不熟悉。事实上,想象了一次等于经历了一次,因为脑细胞是无法辨别哪些是想象,哪些是真实的,所以当考生想象了考试的情况后,脑细胞默认为已经经历,当再碰到这样的情况,就不会紧张了。

  最重要的是,考生一定要想象自己努力之后考得很好,这样就形成了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的心理保健操,每天睡觉前都做一次,一直坚持到考试前。

  信息时报、腾讯高考互动报道

  高考专题报道网址: http://edu.qq.com/zt2010/xxsb/index.htm

  中医师教煲靓汤

  指导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  李艳

  第6汤 桂皮山楂饮

  功效:该汤饮能量略低,均衡营养,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闷满作痛,干噎食臭之气,厌食,大便不爽等症。

  材料: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生姜2克,红糖30克。

  做法:将桂皮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山楂洗净,生姜切片,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文火保持微沸30分钟,滤去渣,加入红糖搅匀,装入罐中即成。饭后饮用,每日1剂,3~5日为1疗程。
  适合复读与否看潜力大小

    问:到底小孩是否适合复读?

  唐俊京:如果考生的成绩差是因为考试失手了,或者是考时病倒、或者是自己想用功但时间不够了,这样可以考虑复读。但是如果考生一直很勤奋,考出来的成绩也与实际水平相差无几,那么就不如不复读。九成五以上的考生复读后都会比去年成绩要提高。但是也不排除个别考生越复读,心理压力越重,越考得不好。

  问:“我已经复读一年了,但一模二模考下来,感觉各科进步不是太大,如果今年还考不上我该怎么办?”

  唐俊京:一模二模成绩不好,不代表高考成绩就不好,有很多考生,一模二模失手,但高考却发挥得很好。关健是你要从一模二模的考试中找到知识的薄弱点,改进他。

  问:如果我今年还是考不上,我还要复读吗?

  唐俊京:如果你觉得此次高考是失手了,那还有复读的价值,如果是正常发挥依然没有考好,那复读的意义就不大了,但不管怎样,现在要考虑的就是怎么考好今年的高考,别有太多心理负担。

  问:复读生高考与其他普通学生有什么区别吗?

  唐俊京:没有太大区别,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心理调节,因为复读生复读了一年,面对高考心理压力会比普通考生更大。最好在午休前做一些放松心理的保健操。

  问:现阶段数学怎么复习?

  唐俊京:这几天要把数学的公式背得滚瓜烂熟,做到一看题目公式就跳出来,有些题即使答不出,能写出公式也是有分的。另这几天做一些中等难度的题目,保持做题的感觉,不要到考试时手生。

  问:这几天其它学校的试卷要做吗?

  唐俊京:可以做,但不要太多,可以在6月3、4、5号这几天,做一套中等程度不要太难的卷子。因为很多学校在三模后就不会再给学生模拟考试了,但为了防止手生,学生还是要自己进行一次“四模”的,类似高考,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好它。
 5步骤放松身心

    问:“我现在心情特紧张,吃不好,睡不好,您能介绍几个减压的办法吗?”

  唐俊京:介绍一套心理保健操:一、调整呼吸,即找一个自己很舒服的姿势,慢慢深呼吸,感到胸腔涨大到极限,再默念5、4、3、2、1,然后呼气,感到胸腔缩小,这样重复五次,让身体放松。二、手脚伸平,呼吸到极限,全身肌肉绷紧,再放松。第三,心理想着头顶放松,将“放松”默念三遍,然后是胫部、肩膀、上身,总之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默念放松。最终想象自己如一摊烂泥一样躺在那里。第四,想象自己考试成绩最好的那次考试,回想当时的情形,自己是怎么做到的,进行自我肯定。第五,表扬一下自己。

    关键要调节好自己的生物钟

    网友“茂名的妤女士”:请问复读生现阶段怎么复习?

  唐俊京:还有一周时间,关键是调节生物钟问题,比如上午考语文,考综合,就在上午安排做这些题目。下午是英语数学,就安排下午做这些科目的题目,与高考时间同步。从现在起每天下午3点一定要听英语。另外要巩固的知识,要背的东西要再翻回来背一背、看一看。最后找一些曾经做过的题目再做一做,不能光看书不做题。

  不要复习的很晚,养好精神,尽量让自己少生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让自己的心理、生理状况调整到最佳。高考时如果精力很集中,精神饱满,自然就会考好的。现在千万不要疲劳。另外,运动时要小心,不要弄伤手脚。以免得不偿失。

  网友“巢湖的叶林”:怎么才能发挥最好水平?

  唐俊京:不要想太多,保持平常心。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专家指点考生:

    冲刺期适量做题保持“手感”

    昨日,信息时报特邀请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物理科、化学科及生物科的三位名师,为考生指点如何复习。专家提醒,冲刺期可适量做一两套题保持感觉,但也不要太计较得分结果。

  物理:做一两套卷练练手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物理学科高考研究组名师熊锦明介绍,选择题要特别注意3~3、3~5两本书的重点内容,要把全部知识点浏览一遍,同时要记住课本中要求做的实验原理、步骤、器材。另外,复习大题要注意复习力学、电磁感应、电磁学等三类知识,每类题目做三两道题。还有,在剩下的时间里,中等及以下水平的考生以“看”为主,记忆题型、题例,边“看”边画模型和运动过程;水平较高的考生可自己归纳题型,找准自己的短板下手,分配好答题时间,对于较难的题目要敢于放弃。

  这段时间可以做一两套卷,但不要过分看重结果,当作保持答题感觉就可以了。

  化学:特别注意生活类内容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化学科高考研究组名师肖宏伟提醒,考生复习化学要做好两件事:第一是回归课本,特别要注意课本上与社会生活、科技、能源、环保相关的内容。第二:要进行专题的复习和总结,可以做适量的题目,保持知识熟悉度,这样考试时可提高速度,增强信心。

  谈及具体题型的复习方法,肖宏伟建议,选择题方面要着重复习原子结构、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溶液中离子共存、物质分类等知识点,大题类复习要注意几类题:例如综合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化工工艺流程与图表结合的题目,还有有机化学的题目。水平较高的考生要特别注意做题规范和细节,多研究标准答案,提高得分率,水平较差的考生要注重知识点记忆。

  生物:看“错题本”查缺补漏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考生物科名师刘桦说,后阶段复习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特别是审题的能力。审题关键在于将题干信息转化为自己所熟悉的知识,然后用自己熟悉的知识解答问题。

  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可归纳解题技巧如曲线坐标题、图形图表题的解题技巧、遗传系谱图鉴别技巧、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技巧、材料信息题解题技巧、实验题解题技巧等。

  在高考最后几天,学生手中最有价值的就是错题本。通过查缺补漏达到能力升华,避免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这样才能取得主动权,让失误减小到最低程度。

  另外,解题时不要被题目中材料信息的外表所迷惑。要知道这些新情境只不过是作为命题的切入点,其知识落点仍在教材中,而且通常是试题材料越新,涉及的知识方法反而越简单。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习时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