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分数不涨反落 三种情形不适合复读
高考复读,不是每个人都会分数上升。小金在第一次高考中超长发挥,考取了500多分,这一分数在当年的高考批次中足可以上一所中等二类本科学校。而他因不满意录取的学校而选择再次复读。其实,复读并不是小金的本意,而只是形势所逼,更是背负着父母的期望。正是由于小金这种不情愿复读的被动学习心态,加之自身还有些惰性,第二年高考他的分数不涨反落,最后考入了一个武汉的三本学校。
通过对一些同学的分析,有三类人群应该慎重选择复读。
一是潜力已尽型 这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已经尽了全力,高考也考出了他的最好水平,可总是拿自己与他人对比,对自己的高考成绩感到不满意,非要再读一年。其结果往往很难超越自己,多数情况下还会出现成绩倒退现象,因为第二次高考的巨大心理压力有可能使他很难发挥出去年的水平。
二是家长逼迫型 这类学生智力不一定差,但对学习比较厌烦,兴趣点根本就不在这儿,没有发自内心的复读愿望,只是迫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硬着头皮再读一年。缺少内趋力的结果往往可能又荒废一年。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客观分析,不是他不尽力,也许他别的事情能做得很好,但在学习上他的心力、能力、意志力就这么大,学不进去每天还要挨那么多节课,也很不容易。从这一角度说,这类学生已经很尽力了,不如尽早选择适合他走的道路,青春经不起挥霍。
三是 信誓旦旦型 有的学生看到别人如愿以偿考上理想大学不服气,发誓要洗心革面、弃旧从新,也想证明一下自己。复读的劲头谁也拉不住,考不上重点不罢休。这种学生属于常立志却不能立长志的人,做事缺少恒心和定力,自控力较差,又不善于计划安排。激情一过,就开始懈怠。遇到困难就退缩,问题面前总逃避,甚至找各种理由借口怨天尤人、自欺欺人。浮躁的心态可能会使得复读一年注定又是个无言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