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全国高考 >> 全国综合 >> 文章正文
 
重奖高分考生背后的原因是无奈还是炒作?
整理自:东方网 2009-7-24 7:58:37

漫画均由任 洁绘

图片说明:2009年江苏省南京市高考招生咨询会,图为考生在咨询会现场。

  东方网7月24日消息:2009年高考招生进行时,“只要高考成绩居浙江省文、理科前100名,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就可获得20万元的重奖。文科前150名、理科前200名,奖励15万元……浙江以外省、市、区文科前1000名、理科前2000名的考生,奖励大学本科期间学费……”浙江师范大学发布的该招生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专家、家长、考生、网友议论纷纷,观点各异。有支持者,坚持认为应该给浙江师大“巨奖招生”一些掌声,认为这是在对教育资源过度集中的纠偏;有反对者,坚持认为奖励高分新生的钱没有用在“刀刃”上,称用高额奖学金吸引高分考生的做法实际是一种“不公平竞争”。

  招生进程过半,来看看浙江师大此举的效果如何。记者于7月17日联系浙江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兼学生处长朱坚,了解到截至当日,尽管很多考生和家长进行电话咨询,但最终浙江省内前100名的考生没有一人报考浙江师范大学,而省外的招生情况是,仅在江西省有2名免四年学费的和5名免一年学费的考生报取该学校,即招到2名文科位列前1000名,理科前2000名的考生和5名文科前1500名、理科前3000名的考生。

  这样的举措、这样的结果,折射出什么问题?向前探究,浙江师大此举是无奈之举还是有炒作之嫌?通过重奖招揽生源的方式,到底是高校之间的合理竞争还是有害无益的教育顽疾?众多在招揽生源中不占据优势的高校,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吸纳到优秀的生源?

  重奖招生背后的原因――

  是无奈之举还是炒作之嫌?

  朱坚告诉记者,近年来,受学校类型、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浙江师大生源质量与学校的办学实力相比,不令人满意。另外,在实行平行志愿填报的背景下,录取分数呈扁平化趋势,高分考生较往年也相对减少。

  记者了解到,生源不理想确是近些年来困扰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尤其是省级师范院校的问题。以今年山东的录取情况为例,曲阜师范大学文科招生计划为545 人,结果投档仅投出 133 人,理科招生计划为620 人,结果只投档 70人。华南师大理科招生计划为9人,结果只投出5人,山东师范大学理科招生计划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缺额。首都师大教务处负责人在几年前就曾呼吁,目前对师范院校有两种误解,一是认为师范院校只培养师资,二是认为师范院校的教学水平不高。这些误解都对师范院校招生工作十分不利,尤其是对与首都师大同属省级院校的浙江师大、福建师大、南京师大、吉林师大和云南师大等省内及部分偏远省份的师范类院校。

  冷热不均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师范类院校。记者了解到,今年安徽的录取情况也出现了冷热两重天,“天(津)、南(京)、(上)海、北(京)”及沿海发达地区,因为优质教育资源充足、就业机会多,仍是高分考生报考的首选地。宁夏、贵州、甘肃、新疆、陕西等西南和西北地区的部分高校则要“冷”不少,甚至出现文科中的宁夏大学、青海大学和石河子大学无生源,理科中的宁夏大学无合格生源报考的现象。

  【点评】

  优秀生源过度集中,不仅不利于高校之间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而且对人才的培养也十分有害。打破这一固有格局,一方面有赖于教育政策的引导和教育资源投入的均衡,另一方面则必须依靠普通高校自身努力,结合现有条件不断进行改革。

  (吴龙贵 媒体评论人)

  高校间的竞争态势,越发提示高校的管理者应该着力寻找本校同其他学校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所在。高分的考生去了北大清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校为了争夺去北大清华的生源而忽略了找寻真正适合自己学校的学生。

  (王晓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

  重奖招生是否具备合理性――

  是合理竞争还是教育顽疾?

  “能吸引到更多的优质生源――这是我们出台政策的初衷和基点。”朱坚介绍,考虑到生源质量决定高校教学工作的起点,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才出台这项政策,目的是希望通过重奖政策,改变因学校区位环境、平行志愿给学校吸引优质生源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这项举措也是借鉴香港和国外高校奖学金制度,总结往年推行免费新生奖学金政策的结果。

  高额奖学金一向是国外大学和港澳大学招生的“杀手锏”,香港的一些高校甚至超过40万重奖内地高分考生;澳门理工学院的内地优秀新生特别奖学金达230320澳门币;新加坡TMC学院对修读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本科并拿到一等荣誉学士学位的所有学生提供4000新币的奖励金。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国内很多高校几年前也开始采取重金吸纳生源的办法。2006年华南理工大学便对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一、二、三等奖,并以保送生资格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1.2万元;西安交通大学2008年招生时也曾承诺,高考成绩处于所在省份前3名的考生奖励8万至12万元。今年,重奖招生的势头大有燎原之势。仅广东一省便有五所高校设立“状元奖”,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考总分状元报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奖金达10万元。

  对生源的竞争还从大学蔓延至高中,广东省湛江市雷州一中某负责人介绍,“学校刚放假,气未喘匀就要投入抢生源大战,既心烦也心痛。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将会是教育界的悲哀!”该负责人解释,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有限,学校需按正常收费运作,为留住自己的优质生源,学校迫不得已给高中的高分学生3年免费。而在无奈的生源“争夺战”中,为了补回流失的优质生源,学校不惜代价也去“抢”其他学校的优质生源,无形中造成学校“两败俱伤”。

  【点评】

  “学生选择学校最重要的是什么?一是教育质量,二是教育服务。”奖学金政策,就是属于教育服务的一种。在美国等发达国家,许多高校将总收入的1/3左右用于奖学金的发放,我国高校目前离这个水平还很远。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择校时,除了成绩和兴趣之外,自身家庭经济情况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高额奖学金的出现,其实是为考生提供了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我们应当允许、并且鼓励这种教育竞争。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年复一年,奖金逐年提高,高校互相攀比,开出的价码一个比一个高,此种恶性竞争将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巨奖揽新生之举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是鼓励考生考高分,也就是鼓励他们在应试教育中脱颖而出,从而加剧应试教育。

  (王学进 媒体评论人)

  重奖招生未来的走向――

  是继续坚持还是另辟蹊径?

  朱坚说,浙江师范大学以奖学金吸引优秀新生的做法已持续多年,去年吸引到22名来自浙江、江西、贵州等地的高分考生,他们进校后成绩优异,综合素质高,给周围的同学树立了榜样,这是“千金难买”的效果。未来几年,政策仍将持续。

  浙江当地某网站曾对浙江师大的招生做法进行公众调查。结果显示,会被该政策所吸引,选择报考的为46.11%;选择不为重奖所动,依然会报考心仪院校的为53.88%。当地一位成绩为649分的理科考生表示,哪怕成绩进入全省高考成绩前一百名,也不会冲着奖金去填报学校,读心目中最好的大学才是考生梦寐以求的。学生陈元海评价,报高考志愿是一个双向选择,最终决定权在考生。大学的高额奖励为部分寒门学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样做无可厚非。

  “重奖政策”被误认为是浙江师大吸引优质生源的唯一途径,朱坚强调,重奖政策只是浙江师大一系列吸引优质生源的举措之一。其他措施还有高分考生任选专业、单科成绩特别优秀的考生优先录取等。学校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实现生源质量、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的良性互动。

  为吸引优秀生源,国内很多高校也在做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2009年清华大学对保送生与自主招生的考试内容、考核方式做出较大调整,力求兼顾“通才”和“偏才”;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新增应用心理学等3个专业、增加在北京提前批次外语类招生的名额、增设财税学实验班;中山大学今年新增五个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华南理工大学今年新增交通运输等4个专业,新推本科生与研究生贯通培养的举措。

  【点评】

  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国外高校和香港高校屡屡吸引高分考生的原因不仅仅是高额的奖学金,更主要的是他们的国际化背景和教育管理模式。从这个角度看,国外高校和香港高校的挑战也提醒了内地名校,应将注意力放在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内涵建设上来。

  (许 宾 媒体评论人)

  只有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才能把高校的生源竞争,从录取时间、录取优惠政策的比拼,转为教育服务、教育质量的竞争。谁提供的教育服务优、教育质量高,谁就会获得考生的青睐,这样的竞争,能促使高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高办学质量。

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不会变  最牛高三班不过是最牛生源班
什么情况下高校高招会扩招?  2009年高校招生计划进一步向中西部倾斜
教育部发文清理非艺术类专业招艺考生  中加学校:留学成学习的唯一目标
人大附中:美高校录取43名学生  北师大附中:两成多毕业生外流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