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作文 - 正文
高考作文:当阅读不再是一种痛苦
来源:2exam.com 2011-1-20 9:28:57 【字体:小 大】

  回忆起小时候的读书感受,相信多数人都曾有过痛苦的记忆。这么多年来,我很少见到几个高高兴兴上学去的孩子,见到的,多半是愁眉苦脸的读书郎们。相信多数人都曾被父母吐沫四溅地逼问过:“说说,你到底是在为谁读书啊”,都曾含泪且小声答曰:“为你们”。
    不但小孩觉得读书苦,读书累,就是大人,很多人也是一提到书就头疼,就想睡觉。我们这个社会的舆论为什么提倡大家读书,正是因为读书从某种程度来说,已经是一种艰苦,是一项工作,而不是一种快乐。谁都知道读书的好处,可一旦读书需要用痛苦来换取,那么,很多人宁愿逃避眼前的大痛苦,而去选择小痛苦的长期折磨——那就是无知带来的损害。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我们的很多书,特别是教科书,都太刻板无趣了,以致于人们在如何轻松获得知识上发挥了很大的想象:《聊斋志异》中那个将书烧成灰喝下就能记住书本内容的书生;科学家希望在我们大脑里植入一个储存知识的芯片,就能让我们略去艰苦的学习环节而获得知识;科幻小说家说,人的记忆是可以一代一代地遗传的,要是能够唤醒我们大脑里沉睡的祖先遗传给我们的记忆,那么,我们无疑将会轻松获得巨量的知识。
    近来,人们在谈论一种“浅阅读”,意思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说起来,这些还是老生常谈。为了实现“浅”,人们给书配上了漫画、插图、图片。有些难懂的文言,也被以讲史的形式通俗化了。这些书内容含量低,读起来也轻松愉快。但是,有的人或许会说,浅阅读犹如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但我想说的是,假如一本书刻板无趣到我们连翻也不想翻,那么,我们就连这点知识也获得不了。
    也许是受了这么多年的读书苦,我是反对那些让人读不下去的书的。不论是何种高深的知识或学术理论,我们都可以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浅显地表述出来,从而让别人能更便捷地获取其精髓。比如谈论时空弯曲、大爆炸等知识,霍金的《时间简史》就很通俗易懂,让读者们收益匪浅。假如这是一本纯学术理论,那么,除了对专业人员有用外,绝大部分人将无从获得这一知识,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正因为有了这种“浅”读本,我们才能获得“深”知识。
    在此,我想就“浅阅读”解释一下。浅阅读的浅既是浅显易懂的浅,也有轻松阅读、无需费劲深钻的意思。但是,浅并不代表知识面窄,而是说这本书提供的知识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少,是一种有用的精选,而这正是我所欣赏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想针对性地了解某些知识,并不需要太多对我们暂时无用的知识。浅尝辄止,学到我们需要学到的知识,舍弃对我们无用的信息,这反而节省了很多时间。浅阅读对我们的好处是它有针对性,并容易获取,但这并不意味着浅阅读只能让我们获得浅薄的知识,因为,假如需要,我们自然会选择更加适应我们需要的图书来阅读。假如我们是研究物理学的,如有需要,我们自然会阅读牛顿的力学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且很多人正是通过阅读阐释《相对论》的浅显读本,才最终去阅读《相对论》本身的。
    纯粹的知识太过枯燥乏味,它本身就会造成理解和接受的障碍。再说,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这么快,精神压力这么大,谁会有额外的精力耗在书上呢?况且阅读本身就需要付出时间成本,不是每个人都付得起这个代价。这些都是人们远离阅读的原因。
    但是,人们什么时候都需要知识,都想获得更多的知识,而很多书高高地挡住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当阅读不再痛苦,知识也会扑面而来,这才是知识传播最为迅速的时候。
    我欢迎“浅阅读”,欢迎知识能更容易地走进我们的大脑里!

将这篇文章一键分享到: Qzone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网易微博分享 分享到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QQ书签 Google书签 Del.icio.us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