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辅导 - 高考历史习题 - 正文
湖北省武汉市教科院2009年高三第一次调考历史试卷
来源:招生考试网 2008-12-20 10:28:54 【字体:小 大】

湖北省武汉市教科院2009年高三第一次调考历史试卷完整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教科院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考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l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的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1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2 1891年,上海伦章造纸厂创办,名义资本15万两,分为1500股,每股100两,但只有1100股认购并缴足了。公司是私家经营,每月生产纸60吨。由于原料昂贵以及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开展,此厂已濒于停业。该厂属于         

     A.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建立的企业           B.洋务派建立的企业

     C.民族资本家建立的企业                   D.民国国有私营企业

3.下表列举出的是近代上海租界的生活情形。

服装类型

西装、长袍马褂等

交通工具

电车、汽车、马车等

住宅风格

洋楼、里弄等

通讯方式

电话、电报、邮传等

对这些生活情形解释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由闭关走向开放           B.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与碰撞

     C.中国日益文明富强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首民谣最早可能出现在    

     A.新文化运动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戍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5. 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移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6.右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最可能是(   

     A.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            

     B.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

     C.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            

     D.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取长补短

7 1911年,武昌起义以后,全国有十几个

行省宣布独立。对这种“独立”理解正

确的是                       

     A.分裂割据,反对革命

     B.各省响应,共同反清

     C.投靠列强,破坏革命

     D.脱离清朝,共同反帝

8 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颜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提出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B.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C.认识到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D.联合农民武装反抗国民党

9. “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干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A.民族主义者                             B.专制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                             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1.3.5

10. 某历史教科书写道:“从19381941年,日本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国提出和平方案,但都没有成功。”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当时的事实真相是                                      

     A.日本建立伪满洲国,企图转移国际视线

     B.日本速战速决计划破产,被迫改变对华方针

     C.百团大战后日本希望中国政府和平谈判

     D.中国全面反攻,日本濒于投降

11.“国军一部集中华北持久抵抗……,国军主力集中华东,……巩固首都;另以最少兵力守备华南各港口。”这是国民政府某一历史时期的作战方针。下列战役不能体现该方针的是                                                      

     A.太原会战          B.徐州会战          C.淞沪会战          D.豫湘桂会战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合理调整工商业,调整公私关系的劳资关系

     C.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

     D.实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13.《北京晚报》1958年创刊,后来一度停刊,1980年复刊。下列各组口号与下述“创刊”“复刊”时间相符的是             (  )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和平统一”

     B.“反贪污、反浪费” “改革开放”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拨乱反正”

     D.“向雷锋同志学习” “实现四个现代化”

14.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  )

     A.青藏公路通车庆典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

     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西藏大学成立

15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16.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17.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

     A.英国女王不再拥有政治权利               B.议会掌握了国家实际大权

     C.议会与国王权力实现了分立               D.英国君主的存在对英国没有任何意义

18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了女士长裤和短裙,女士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的根源是                                         (  )

     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

     C.社会审美的改变                         D.妇女的社会地位大为提高

19.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  )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20.对右图反映的历史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  )

     A.国际联盟在巴黎和会上诞生              

     B.英法操纵国际联盟

     C.美国无法实现操国际联盟计划

     D.国际联盟不能维护战后和平

21193036,美国各大城市125万失业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为了解决失业问题,罗斯福新政采取的措施是         (  )

     A.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B.实行公平经营防止竞争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D.推行“以工代赈”

22.下列关于《大西洋宪章》的评述,正确的是                          (  )

     A.苏德战争爆发后,由罗斯福和丘吉尔共同发表

     B.中心内容是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C.决定在战后成立联合国

    D.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23194558,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联参赞的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开始。”对凯南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美苏即将爆发战争   B.美国将采取遏制政策对付苏联

    C.局部战争将不可避免 D.法西斯势力必将抬头

24.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促进经济发展,确保一战胜利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25.下表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额的增长表

时间

数额(亿美元)

1980

520

1997

4000

1998

43004400

    与这一变化相关的因素有①两极格局的结束 ②跨国公司的推动 ③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 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Ⅱ卷

1.3.5

注意事项:

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答题区域内,雅创教育网,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2614分,第272829题均为12分,共50分。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简要列举三位启蒙思想家的重要政治思想主张。(至少每位列出一条)(3分)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此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2)结合具体史实,你如何理解美国宪法“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

        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4分)

 

 

 

 

 

 

    材料三  1897~1898年,维新人士谭嗣同、黄遵宪、唐才常、梁启超等汇集湖南长沙,宣传爱在救亡,提倡西学,倡言民权,要求立宪,开办时务学堂,设置中西课程,向学生灌输一些初步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手段主要有哪些?(5分)

 

 

 

 

 

 

 

    材料四  20世纪初,不少中国留学生到国外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翻译出版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等书籍,创办了《国民报》、《游学译编》等进步报刊,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4)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2分)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口1800年为500万,1810年增加到700万,1830~1850年,由1286万增加到2319万。1820~1860年共移入外国人口500万人。1830~1850年,在东北部,由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由1820年占总人口的4.9%,发展到1840年的8.5%

        美国统治者把印第安人驱逐到密西西比河以西,把他们限制在介于密西西比河西岸和极西面的沙漠山地之间的荒野平原上,并设立了集中印第安人保留地。

                ­                                   ——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6世纪到19世纪前期英国城乡人口统计表

   

时期

农村人口数

城市人口数

16世纪

337.5

112.5

19世纪前期

400

800

                                                           ——狄茨《英国经济史》

  1)材料一中美国人口迁移有哪两种方式?分别对美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6分)

 

 

 

 

 

 

   2)材料二中导致英国城乡人口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种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

        产生哪些影响?(4分)

 

                                            

 

 

 

 

   3)依据上述材料,指出19世纪美英国两国人口结构变化的共同点。(2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出现,改变了欧剖大陆上的外交格局。普鲁士军国主义统治下的德志帝国成为时欧洲和平的一个威胁。德国把奴役性的《法兰克福和约》强加在法国头上。它夺取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既是由于那里有丰富的铁矿,又是出于战略上的筹划。占领了麦茨和斯特拉斯堡以后,德国就有了一道极其强国的防御线。德国的这一谋算严重地伤害了法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分析普法战争对欧洲的国际格局的影响。(4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

 

 

 

 

 

 

 

 

 

 

 

 


 

   3)以上两图所映了欧洲格局怎样的演变趋势?这一趋势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4分)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891907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张之洞洋务活动年表

1890

创办两湖书院,提倡分门研究学问,崇尚实务。鼓励书院学生发奋攻读。“以期于他日成就,出为名臣,处为名儒。”后两湖书院采用分班按日上课制,张之洞还对江汉书院经心书院进行了改革,仿行西方分科教学的方法。

1891

在武昌创办湖北算学学堂,设方言与商务两门。

 

18901900

用了10年时间,建成湖北布、纱、丝、麻四局,形成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自布局投产以后,汉口每年进口的洋布,较以往少了十余万匹

1893

创办湖北自强学堂,设方言(外语)、格致、算学、商务四门,后又单设湖北方言学堂。

1894

湖北炼铁厂即汉阳铁厂建成投产,是近代中国第一家钢铁联合企业。湖北枪炮厂即汉阳兵工厂建成投产,是洋务军工企业的后起之秀,它所生产的步枪称“汉阳造”,直到20世纪中期,依然是中国主要的步兵武器。

1896

汉阳铁厂改为官督商办,管理和经营都有起色。

1898

发表《劝学篇》,提出“旧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

1898

倡导成立商务局,用以“启发商智,联络商情”,扶植民营工商业

1898

湖北农业学堂创办,设农桑、畜牧、森林等科,同年,创办湖北工艺学堂。

1903年至1904

武昌设小学65所,中学2所。

1906

中国留日学生5400多人,其中湖北选派的有1360余名,居全国各省留日学生之冠

   1)结合史实说明张之洞的洋务活动对湖北经济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作用。(6分)

 

 

 

 

 

 

 

   2)分析张之洞督鄂时期湖北教育事业的主要特点。(6分)

 

 

 

 

 

 

 

 

 

 

 

 

 

 

 

 

 

 

 

 

 

 

 

 

 

 

参考答案

 

I卷(选择题,共50分)

 

15 DCCDB    610 CBCAB    1115 DCCCB    1620 CBABC   2125 DABDA

 

1.3.5

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1)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主张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1分)

孟德斯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1分)

卢梭:否定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公共意志和人民主权说。(1分)

   (答出上述每位思想家的任意一点即可)

   2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同时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开办新式学校,如万木草堂、时务学堂;出版著作、发表文章,如《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办报纸,如《时务报》、《国闻报》;组织社团,如强学会、保国会;上书皇帝,如“公车上书”,《应诏统筹全局折》;同顽固派论战。(5分)

   4)激发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情,有力地推动辛亥革命的到来;为资产阶级建国提供了借鉴,颁布了主权在民和分析思想的《临时约法》。(2分,回答任意一点即可)

27.(1)欧亚移民进入美国、西进运动。(2分)

    欧亚移民:为美国经济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带来必要的技术和经验。西进运动:人口由东部向西部迁移,改变了不合理的人口布局;西部得到开发;扩展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印第安人遭到屠杀或驱赶。(4分)

   2)原因:圈地运动使自耕农失去工地;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劳动力。(2分)

    影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使英国开始了城市化进程。(2分)

   3)城市人口迅速增长。(2分)

28.(1)法国和奥地利受到扼制,德国成为新兴的强国;法德矛盾上升为欧洲大陆的订要矛盾,促使欧洲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加剧了欧洲局势的不稳定。(4分)

   2)①法国推行绥靖政策,消极防御。②德国战略战术得当。③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宣战。(4分,回答任意两点即可)

   3)由分裂由峙到联合合作。(2分)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2分,其中“欧洲”与“世界”各1分)

29.(1)①使湖北形成了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侵略;②推动了湖北军工企业的发展,“汉阳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是中国主要的步兵武器;③倡导成立商务局,扶植民营工商业,有力地推动了湖北近代企业的发展。(6分)

   2)特点:①目的是培养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人才;②教学内容是以实际有用的专业内容为主;③实行分科教学;④本国教育与留学教育相结合。⑤学制相对完备。(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