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自主招生规模增大,“裸考”明显减少
在今年各校招生计划数公布之后,舆论就发出感慨,“裸考”进名校越来越难。而最终几所名校的录取分数大幅上扬,似乎也印证了这种判断。
以复旦和上海交大为例。复旦大学今年的自主招生规模进一步增加,其中,保送和自主选拔改革试验的预录取学生达到720人(保送生11人、改革试验生709人),另外,艺术、体育特长生、博雅杯入围考生为53名。而
2010年,该校保送和自主选拔预录取学生约540名,另外,5%自主招生试点计划170余名。两相比较,2011年增加人数60余人。加之复旦今年招生规模减少,最终“裸考”录取的学生只有100人,比2010年的270人大幅下降。
上海交大今年自主招生选拔人数710人(含“改革试验生”551人,“5%试点”159人)、保送生20人、艺术特长生和体育特长生69人,总计达799人。
与去年的自主招生规模基本持平(“改革试验生”500人,5%自主招生试点
279人、保送生30人)。而该校的“裸考”计划规模,从2010年的368人调整为303人,减少60余人。
前不久复旦大学传出消息,有可能在2012年的高考中,在上海全部实行自主招生,这意味着“裸考”计划可能为零。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最终不能全部实行自主招生,如果保持目前的自主招生规模不变,留给“裸考”的名额也会越来越少,因为上海高考报名数下降,学校将根据教育部规定,进一步减少在上海的整体招生规模。
为此,对于高校的自主招生,学校和考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从全国范围内看,2011年自主招生的整体规模为38000余人,虽然相对933万高考生来说,只占千分之四左右,但是这主要是985高校和211高校。根据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高校自主招生改革,
是高考改革不可逆转的方向,对此,考生切不可漠视。
考生走向集中格局未变,外地高校行情持平
从2006年起,上海为鼓励本地考生报考外地院校,实行了加分投档政策,这一政策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相对于上海本地高校报考的火爆,外地高校的招生还是不温不火。
根据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信息,今年本市院校一本计划招生8168人,实际录取9700余人,约完成计划的119%;外省市院校计划招生2468人,录取2300余人,约完成计划的93%。而去年的情况是,本市院校计划招生8863人,实际录取10597人,完成计划的119.56%;外省市院校计划招生2442人,实际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