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分省高考动态 - 四川高考 - 正文
四川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简评
来源:四川教育考试院 2011-6-10 17:07:46 【字体:小 大】

2011年普通高考(四川卷)物理学科试题简评
罗清红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四川卷)“注重能力考查,引领素质教育”, “力求稳中有新,利于高校选才”,体现了“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具有如下特点:
        一、紧扣考试大纲,突出考查中学物理主干知识
        试卷全面考查了“考试大纲”要求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试卷覆盖了“考试大纲”中的全部17个知识单元,单元覆盖率为100%;全卷主要考查了“考试大纲”中所列的61个考点,考点覆盖率为53%,并涉及主要实验考点3个。全卷考查了Ⅰ级考点14个,Ⅱ级考点44个,其中Ⅱ级考点的覆盖率为90%。
        二、贴近生活实际,常规中见新意,基础中考能力
        今年的物理试卷在“强调能力考查、引导回归教材”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试题中大约有47分的题目(第14、15、16、18、20、22题),其素材均来自于教材,是教材内容或习题的引伸、拓展(约占物理总分的40%)。同时,试题所涉及的情景均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常见情景和学生所熟悉的题目类型,并且与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最新科学发现相联系。如23题针对日益突出的交通安全问题,以货车超载所导致的交通安全问题为背景,科学分析为什么超载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警示人们遵守交通法规,珍惜生命;19题以“神舟”系列航天飞船返回舱为背景展示我国航天科技取得的骄人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7题以科学家最新发现的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类地行星55 Cancri e)为背景,展示世界科技的最新发现,引导考生关注科学、热爱科学。
        试题以能力立意,加强能力考查,题目看似常规,却隐含了对考生能力高低的鉴别;试题中的情景创设、文字表述等方面注重贴近中学物理教学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但情景的呈现方式和设问的角度均具有一定的新意。这有助于克服高考复习重资料、轻教材的现象,引导中学教学重视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也兼顾了试题的公平性。
        情景呈现方式符合学生阅读习惯,这有利于考生理解题意,明晰物理过程,突出物理思维,降低了考生的阅读理解难度,试卷的阅读量与2010年大致相当。
        这样既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物理教育改革,又有利于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同时有助于克服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等现象,避免复习教学中的“题海战术”。
        三、重视实验教学,关注科学探究,强调过程方法
        随着我省新课改的全面展开,高考也要向新课改逐渐过渡。重视科学探究,强调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是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也是今后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在今年的试题命制中,适当考虑引入了新课改元素,通过实验题既引导教学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教学,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探究性学习要求。为我省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四、试卷整体难度层次分明,既关注中学教学导向,又体现选拔功能
        试卷在强调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与迁移,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
        今年高考物理试题在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中都设置了一些较为基础的题目,这些题目一方面反映高中物理最基本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考查考生基本的物理素养。要做这些题目并不困难,但要得很高的分也并不容易。就是较综合的24、25题,起步台阶也比较低,学生入手并不难,只是在解题过程中难度逐步加大,对不同层次水平的考生有较好的区分度。由于高考选拔性功能,试题也设置了一定的难题,要做好这些题目,必须要有扎实的物理基础,较高的物理素养,较强的综合能力,从而可以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避免出现某一分数段考生过于集中的状况,有利于高校选才。

        作者:成都七中副校长、成都市物理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

 

 

将这篇文章一键分享到: Qzone一键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网易微博分享 分享到人人网 转贴到开心网 QQ书签 Google书签 Del.icio.us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