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是考查重点
今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究竟是怎样的?重庆一中高级教师张斌回答说:“今年物理考题仍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主干知识作为考查重点。
从高考大纲上可以看出,单独考查主干知识题目,主要在原来C级要求上出题,同时由于试题量的减少,一些题目不再考查单一的知识点,而是更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同一个题目可以把不同的物理规律、方法交织在一起,综合性很强,特别是在考查能力的问题上这一点尤为突出。
张老师称,用能量观点处理问题是物理学家处理新问题的首选方法,所以说不只是在高考中,同时在整个物理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就不怪了,今后仍将是高考的热点。可以是力学部分的综合,也可以是力电、力热的综合题等。
矢量的叠加与分解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经常出一些对能力要求很高的题目,如力的合成与分解,位移、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场强的叠加等,其中场强的叠加往往会出独具匠心的题目。曲线运动问题同时考查了矢量的叠加与分解,成为高考出题的重中之重是很正常的,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一直是高考的重点,这一点不会改变,考查图像、以及数形结合处理物理问题仍将是热点。
实验题重点还是考查实验的迁移能力,电学实验仍将是考查的热点。新增的实验将逐渐地和过去经典的实验占同样重要的地位,演示实验重在考查实验的原理、方法。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紧密相连,这些特点决定了联系实际问题仍将是考查能力的热点问题。张老师谈到新增的知识点在学生进入高校后多数会继续学到,所以也将逐渐成为高考的热点。如热力学第二定律,近几年不论是全国卷还是单独命题的试卷都分别以选择、填空、作图等形式进行了考查。
理科综合题型
物理知识将占120分
为了让考生全方位掌握高考理科的分布,做到做题时心中有数,张老师透露,在理综试卷中,总共300分的试题分为一卷126分的选择题和二卷174分的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中又有填空、实验、计算、问答题型。
从分值来看,参照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的教学课时数,考纲规定了理综能力测试试卷中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内容比例为约40%、36%和24%。也就是说,物理知识占120分,化学知识占108分,生物知识占72分。
试题编排方式基本与2005年的试卷相同,仍然按照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的方式,同一种题型中仍然按照学科内容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排列,如选择题中按照生物、化学和物理的顺序排列,非选择题中按照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顺序排列。同一学科的试题基本上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从试卷整体结构来看,一卷选择题中1-5题为生物,6-13题为化学,14-21题为物理;二卷非选择题中22-25题为物理,26-29题为化学,30-31题为生物。也就是说不存在整个试卷中的最后最难的“压轴题”,而是三个学科内最后分别有一道难度较大的考查考生综合能力的题。
另外,从高考大纲来看,选择题的难度一般比计算题要容易一些,也就是说选择题的得分通常比计算题的得分要高,所以为了提高物理的成绩在选择题中物理占的比例比较多(8个题目)。但也应该说,对于计算题几个题目的安排来说,有比较容易的,也有比较难的。不要认为计算题都难而放弃。四个计算题当中,有一个实验题,实验题中也有不同的层次,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能够拿到的成绩一定要拿到,这样才能使总成绩提高。
重要提醒
掌握以下知识 高考得分不会低
根据今年物理高考大纲,加上多年的教学经验,张老师为考生制定了一份物理高考必须掌握的复习目录,助考生一臂之力!
“3基”应大范围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复习,能力训练的重点是加强基本方法的训练。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考查在高考中占的比例很大,而且是解决综合题的基础。尤其基本方法的考查在高考中占的比例很大,比如考查曲线运动中的运动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的运用,去年就占了20多分;甚至有的考题是跨越了力学与电学的综合,但根本是高一力学中学过的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圆周运动等问题。将曲线运动化为直线运动是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将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于圆周运动的某一位置、某一瞬时也是方法运用的体现,因此说能力训练的重点是加强基本方法的训练。
综合训练必须重视
张老师表示综合训练的重点仍是学科内的综合,特别是在备考复习的第二阶段,要能够将各板块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如把力学中的平衡、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动量、能量联系起来,甚至是应用到电学中去和电场、磁场、电磁感应、原子核物理联系起来。用能量观点解题是高考的重头戏,要多花时间、下大力气,每套高考卷中不只是考一道题,而是多次出现,含有弹簧的问题是学生获取高分的拦路虎,应搞专题训练。
实验题型不能成为弱项
在实验题目中注意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原理的迁移,学会控制实验条件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减小实验中的误差。解答实验习题是所有学生的弱项,也是老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地方,即使搞题海战术,做实验题也有限。可以说实验教学也是老师的弱项,两弱加在一起,得分必然不高,看着不难,做完后得不了多少分,甚至不得分。复习与应试策略:把所有实验都过一遍,不贪快,多花时间,“悟”其中的道理,将每个实验搓碎了再揉在一起,可以编成许多实验习题,所以说有时试卷中考查的不一定是哪一个实验了。另外还要拓展,参考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反复训练,直到能像做其他题目一样,自己能悟出了,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也就有了。标有*号的平时要练熟,考前要再现。还要注意新增实验,不要认为新增的实验不一定考,这种侥幸心理不要存在。
振动和波、热学等四部分内容必考
张老师预测,振动和波、热学、光学、原子物理这四部分每年都要考查,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独立出现,也可以和其他章节的知识点结合,这四部分在同一张试卷上不会都去和其他章节结合,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每年必考,高考前要抽时间看一看,这四部分应该说志在必得,但复习不到将会形成知识的死角,如去年高考题考查“质能方程”的含义,使很多能力很强的学生答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