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商报记者 满丽)一场考试能否考好取决于考生之前所作的知识积累,但是考前的心理调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段时间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家长要帮孩子调节好备考心态。
一、考前七种常见心态
离高考只有几天了,在这期间,考生的这几种心态表现得最为突出:紧张、焦虑、自卑、怨恨、多情、厌考、放纵等,其中紧张和焦虑是最常见的两种心态。因此,家长们要对此预估。
① 紧张
适度紧张是正常现象,不必过度担心。适度紧张会让人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智力发挥。而过度紧张则会使人的记忆力下降,抑制思维甚至影响健康。过度紧张的表现有:刚脱完鞋却不知道鞋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情;平时的习惯被完全打乱等等。如果孩子只是不爱说话,做作业紧张一点,这是适度紧张,不必太担心。
家长对策: 孩子的紧张一部分来源于家长,尤其是母亲的紧张。因此家长帮助孩子消除紧张的基本要领是:家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段时间要降低跟孩子谈论高考的频率,或者干脆不谈,不要再对其施加压力;帮助孩子转移注意,陪孩子散步、做做运动。
②焦虑
这主要源于心理压力,表现为:高考越近就越害怕,复习时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书也看不进去;时间越来越紧,总是拿不准该干什么;最后十几天还有好多问题想问老师;特别爱睡觉,总是睡不醒,而且经常头疼、失眠、做噩梦等。
家长对策: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高考,让孩子认识到高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场考试而已。
二、保持乐观的家庭气氛
考前要保持乐观、温馨的家庭气氛。
最近几天,在家里要多讲一些开心的事情,少争吵和抱怨,给孩子积极的情趣和暗示,给孩子传递自信的信息。家里要一切如常,不要刻意营造考试的紧张氛围。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如果家里平时就人来人往,那么此时也最好如常,只要避开孩子的休息时间就好,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考试而闭门谢客;同时,这几天亲戚朋友也不要刻意多关心孩子,从而引起孩子敏感和不必要的紧张。多倾听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难题,以鼓励为主,少唠叨、说教。家长可暗中给予孩子“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比如在补充营养方面,家长可以说“这几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