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D(是从唐朝的“尚书省”延续下来的,并非没有关联)
12.B(刘述并不一定知道胡宿在皇帝面前说过自己的好话)
13.(1)(王安石执掌朝政以来,没有超过几个月,朝廷内外的人们情绪全都是哗然而产生波动。注意:“执政”,可以;讲卷时强调“增”。最后一句翻译成“朝廷内外的人们全都是吵嚷的样子激动起来”或“朝廷内外全都人心惶惶”,也可以。“逾”——超过,“中外”——朝廷内外,“胥”——全,以上三处采分点答对即各给1分,句意2分)
(2)王安石想要把刘述(他)投到监狱之中,司马光和范纯仁争辩这件事(或:替他据理力争),于是(朝廷)商议(或:决定)贬黜刘述为通判。(“置之狱”——于,到;“争”——争论,争辩;“乃”——于是,便;以上三处采分点答对即各给1分,句意2分)
14.(5分)
B,2分;E,3分(B“尊前”即“樽前”;E欧诗直接描写了洛阳的牡丹在春天里绽放的美景,分析不正确,洛阳牡丹是虚写,而非眼前实景)
15.(6分)
①都是由快乐——愁苦——超脱(在春日里却生发出无限惆怅,结尾又跳出愁绪,自我调节)(2分,直接说“愁苦——自我调节”,也可以)
②欧阳词开篇对欢宴美人,但想到“归期”便“惨咽”“肠寸结”,后又以“看尽洛阳花”“容易别”冲淡现实中的苦别。(2分)
③苏词上片眺望春色烟雨,满城大好风光,下片触景伤情,“咨嗟”思乡。最后以诗酒自娱,自我排遣。(2分)
注意:
两首诗情感变化的相同之处,都是由眼前惆怅与悲伤的感情转向洒脱、乐观的心态。告诉自己时光易逝,要及时把握时机,珍惜眼前的时光,尽力去做能做的事,不负光阴。——可以给4分
16.(5分)
(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不宜妄自菲薄
17.A(无独有偶:应该是“弄巧成拙”;望其项背:赶得上或是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 畸轻畸重:有时偏轻,有时偏重,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不容置喙: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不孚众望:不合乎大家的希望,改为“不负众望”;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18.D(A语序不当,“了解、思考、涵养”;B缺少介词“以”,“以……为来源”; C“因此”前的句子无主语)
19.B(引导学生抓关键词)
20.(6分,每句2分。语意准确即可)
①这将会是(必然是)旅游市场中的一块大蛋糕
②问题也随之显露
③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要提升档级(或:要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21.(5分,通过联想进行描写:树、河或江、朝阳、雪,准确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描写,接近150字——格中有提示,可以满分;表达准确但没有修辞,有想象,字数接近,可以3分)
22.(60分)一般在42—52分之间。
话题立意—— 可两条组合,可多条组合;一条不宜,首先总体降低档次。可灵活引用(化用)所给材料,但要注意条理清楚、合理;无明显引用(化用)原材料的,整体扣去3分。
参考:①懂规矩,守规矩 ②有知识,辨是非 ③有担当,担责任 ④老有志,可学习 ⑤舍小我,为大“家”⑥守文明,爱生命(勿以恶小而为之,防微杜渐)
赋分原则:话题随意,脱离主线,降档赋分,然后看文章本身质量赋分,可参照以下标准。写成说理文以外的,一律按跑题文处理。
【参考标准】一等文:54分左右浮动。主题深刻,构思精巧;观点鲜明健康,论证有理有据;叙事手法灵活,主题清晰突出,情感自然深刻。
二等文:48分左右浮动。主题比较深刻,结构严谨;观点明确健康,有论证过程,材料稍陈旧;叙事清楚,主题明确,情感自然。
三等文:42分左右。主题成立,比较完整;堆砌材料,不能很好论证观点,论据单一空洞;叙事比较明了,主题明确。
四等文:其中言辞偏激者,0分;只写标题者(包括只有标题是自己的且源于材料,其余抄写卷中其它材料的),3分;大段抄袭卷中各类材料、只有段首段尾是自我表达的,10分;只写二百字以内,12 分左右;三百字以内,20分左右;四五百字以内,文章相对完整,32分左右;六百字以内,表达相对完整,40分左右;字数未到八百字,表达相对完整,44分左右。跑题文章有优点者,36分左右;完全写自己的,看不出与材料有何关系,最高18分。
参考译文:
刘述字孝叔,是湖州人。考中了进士,当上了御史台的主簿,在温州、耀州、真州做过知府,又提举检点江西的刑罚诉讼,后来做到都官员外郎,六年时间里也不上奏对朝廷官员的考核事项。主管审官院的胡宿说他为人沉静有操守,特地提拔他任职兵部员外郎,改任荆湖南北、京西路转运使,第二次因为朝廷广施恩泽升迁为刑部郎中。
宋神宗继承皇位后,征召他为侍御史知杂事。又在任职十一年的期间内,不上报考核事项。神宗知道他长久任职,授以吏部郎中一职。滕甫担任御史中丞,刘述准备考核他。滕甫听说了,就先请求应答。滕甫走后,刘述就说滕甫身为谏官也没有什么创建,并且揭发出他未被发现的罪恶。神宗说,滕甫遇到事情就能争辩,带来的好处很多,只不过他人不知道罢了。滕甫谈论到你的优点总是说不完,你不要再评论他了。
王安石当上了参知政事,刘述兼管刑部,王安石争论谋杀的刑罚名称,刘述不认为王安石说的对。等到诏书下达,刘述把诏书封好还给中书省,进言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停止。王安石汇报给神宗皇帝,下诏让开封府推官王克臣给刘述定罪。在这种情况下刘述带领御史刘琦、钱顗共同上疏给神宗皇帝:“王安石掌管政事以来,不超过几个月,朝廷内外全都人心惶惶。大概是因为他独断专行,轻视法度,没有顾忌畏惧的缘故。王安石任由一己之偏见,改弦更张推行新政,来损害天下人的利益。先朝制定的制度,自当让后世子孙坚守而不要丢掉;竟然想要事事都要改变,废弃而不使用。希望早些罢黜他的官职,来抚慰天下民众的内心。曾公亮官居辅佐之位,却不能够竭尽忠诚报效国家,反而有畏惧躲避的念头,暗地里结成党与互助来巩固受宠的地位,长时间地妨碍贤能之士的道路,也应该废免。赵抃则是不进忠言,无所作为,只是谋求依顺于大臣,为君主做事怎么可以像这样呢!”
奏章呈上去后,王安石奏报皇帝先贬谪御史刘琦、钱顗去监管处州、衢州的盐务。曾公亮担心这事过重了。司马光于是上奏陈述说:“臣下听闻孔子说过:‘坚守道义不如坚守做官的原则。’孟子说过:‘有进言责任的官员,不能尽职尽责就除去其职。’朝廷已经违背大多数人的想法而去实施了,又因尽忠之臣(的是事)而加罪于他,臣我担心会失掉天下人心啊。”
开封府判罪入狱,刘述几次被讯问都没有承认。王安石想要将刘述关押进监狱,司马光又和范纯仁替他据理力争,这才(最终)决定将他贬为通判。神宗皇帝没有允许,把刘述改为江州知府。七十二岁时候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