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1)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3)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每空1分,多、少、错字该空不给分。
17、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E。
①大行其道:原指某种学术、道术正在盛行、流行。现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一般为贬义词或中性词。使用正确。
②因人成事:贬义词,指人本身无能力,依赖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句中用来夸奖人,褒贬失当,使用不正确。
③危言危行:说正直之言,行正直之事。此处望文生义,使用不正确。
④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使用正确。
⑤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使用正确。
⑥不情之请:客套话,指不合情理的请求,用于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此句是对领导干部的告诫,使用不正确。
18、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层级为E。
A.歧义,“呼喊孩子的母亲的声音”中的“声音”,可以理解为呼喊孩子的母亲的声音(母亲呼喊儿子),也可以理解为呼喊孩子的母亲的声音(呼喊母亲)。
B.语序不当,“虽然”和“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调换位置。
C.主谓搭配不当。窗子不是“透过实际的窗户看事物、有隔阂地观察事情”行为动作,而是一种设施。
19、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级。
该段落由四句话构成。段落开头提出好文章应该具备的两大要素:真挚的情感、知性的理智,并与横线一和横线二构成一句话。因为开头“情感”在前,“理智”在后,所以第一条横线应该填写“情感受理智克制”,第二条横线填写“理智借助情感表现”。
第三条横线与“然而过度泛滥的抒情……”构成完整的句子,根据“然而”这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语,可以确定第三条横线应该填写“尽管在文学作品中情感往往是最易打动读者的因素之一”。
第四条和第五条横线是对第三条横线所在句子“过度泛滥的抒情”的危害做进一步阐释,所以应该分别填写“矫情、伪情常常充斥字里行间”“从而最终损害文章的真实性”。
第六条横线与段落最后内容构成句子,内容中“自然而然”“流露出真性情”指向横线上应该填写“而恰到好处的抒情则显示出文章雍容典雅的规矩”。“而”与上句“过度泛滥的抒情”形成对比。
20、(1)参考示例:这次将外来鱼类擅自放生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内容要素:放生的有外来鱼类;这次放生是不顾劝阻,擅自进行的;这次放生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内容要素3分,内容要素少一点扣1分。补充:学生如答成这次将外来鱼类擅自放生的行为破坏了“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也可视为正确。
(2)参考示例:①莫让无序放生惊扰湖水的美梦
②美景需呵护,放生须依法
(表达劝阻的意思1分,修辞手法1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级。学生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每超一字扣一分。补充:主题不明或表达主题与“禁止放生”相悖,该句使用了修辞也不给分。
21、参考示例:
① 这么久才回复,不仅应该说明理由,更应该表示歉疚,可在“刚看到”前加“抱歉!”。
② 材料提到“行通济”是十五十六两天,可将“当天”改为“期间”。
③ “走过通济桥”,“一年就会平平安安”是人们的期望祈福,两者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联。可将 “一年就会平平安安”改为“祈求一年里平平安安”。
④“一路顺风”多用于祝福出外人,此处应是欢迎广州同学来佛山玩或祝同学玩得愉快,可改为“祝你愉快”。
⑤“整个路线大概要走七八公里”删去“大概”,推测后面再用概数词,赘余。
⑥“你要穿上一双便于步行的鞋”,将“要”改为“可以”“最好”,“要”语气太硬,不合同学身份。
⑦“会有活动志愿者为你引导方向”,将“引导”改为“指引”,动宾不搭配。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级。
每处2分,修改1分,理由1分 ,任选三处即可。学生回答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22、
作文解读
这是一道带有明确写作指令的新材料作文。
2018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站在2018年的门槛上回望40年的历程,有痛苦、有怀疑、更有反思,调整、奋进、提升,国家建设和国民形象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回望昔日、审视当下,然后继续前行,这正是改革开放的应有之义。
19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新时代还应包含国家实力、国家形象、国民素质、国民精神的变化。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既包括物质财富、科技实力的提高,也包括国民素质、国民精神的提升。
具体到材料而言,材料一选取了2012年年度热词“中国式”及相关现象,材料二选取了2017年以来反映中国发展成就的一些热门词汇。“中国式XX”和“中国XX”固然不是对同一维度事物不同时期表现的概括,但写作指令“请结合你所知道的‘中国式XX’和‘中国XX’ 的现象实例写一篇文章,谈谈‘中国式XX’‘中国XX’带给你的感触和思考”还是意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两则材料的实质和存在的关联,思考调侃国人素质或社会问题的“中国式XX”、展现大国风范的“中国XX”,这两种表达的转变背后所隐藏的民众思想、国家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写作指令包含以下几点:
(1)作文必须结合“中国式XX”和“中国XX”的现象实例来展开。
(2)写作内容是对“‘中国式XX’‘中国XX’”的感触和思考。
“感触”的理解: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想情绪;
“思考”的理解:进行比较深入、周到的思维活动。
(3)其它常规指令。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立意判断:
符合题意:能结合“中国式XX”和“中国XX”的现象实例来展开,写出考生对“‘中国式XX’‘中国XX’”的感触和思考。
基本符合题意:考生只围绕“中国式XX”或“中国XX”的现象实例写作,而没有涉及“中国式XX”“中国XX”的思考与感触。
偏离题意:
考生所写感触和思考没有结合“中国式XX”和“中国XX”的现象实例,与“中国式XX”和“中国XX”的现象实例缺乏关联。
参考立意:
参考立意1:从“中国式XX”标签所代表的各种社会问题,到“中国XX”彰显出中国形象的巨大变化,反映出国家实力的增强、民众素质的不断提升、社会的不断进步。
参考立意2:尽管“中国XX”已经显现了中国的崛起和强大,但不可忽略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式XX”仍须予以高度关注,这也是希望国家更加富强更加文明的爱国心与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
参考立意3:从一味强调甚至放大中国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到撸起袖子 加油干,切实提高国家实力,体现出民众正朝着理性爱国的方向发展,也显示出国民精神的迸发与彰显。
参考立意4:从“中国式”标签所代表的各种社会问题,到“中国XX”彰显出中国形象的巨大变化,反映出民众素质的不断提升、社会的不断进步。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应该不断高攀,勇于继续前进。
佛山二模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文
一、立意判断:
符合题意:能结合“中国式XX”和“中国XX”的现象实例来展开,写出考生对“‘中国式XX’‘中国XX’”的感触和思考。
基本符合题意:考生只围绕“中国式XX”或“中国XX”的现象实例写作,而没有涉及“中国式XX”“中国XX”的思考与感触。
偏离题意:
考生所写感触和思考没有结合“中国式XX”和“中国XX”的现象实例,与“中国式XX”和“中国XX”的现象实例缺乏关联。
二、评分标准:
本次作文主要以对“‘中国式XX’‘中国XX’”的感触和思考中,是否能将两者的关系统一,写出深度;以内容充实程度区分分数高低。均分在44分左右。具体是:
1. 能结合“中国式XX”和“中国XX”的现象实例来展开,写出考生对“‘中国式XX’‘中国XX’”的感触和思考,能将两者的关系统一,论述很有深度,材料论据充实,语言流畅较有文采,很有说服力;(55分以上)
2. 能结合“中国式XX”和“中国XX”的现象实例来展开,写出考生对“‘中国式XX’‘中国XX’”的感触和思考,能将两者的关系统一,有一定深度,材料论据较为充实,语言流畅较有文采,有说服力;(50-54分)
3. 能结合“中国式XX”和“中国XX”的现象实例来展开,写出考生对“‘中国式XX’‘中国XX’”的感触和思考。能将两者的关系统一,材料论据较为充实,语言流畅有说服力;(45-49分)
4. 不能将两方面关联统一论述,缺乏鲜明统一的中心论点,45分以下;
5. 材料空洞,缺乏论据,40-44分;
6. 考生只围绕“中国式XX”或“中国XX”的现象实例写作,而没有涉及“中国式XX”“中国XX”的思考与感触;(36-42)
7. 只写“中国式XX”和“中国XX”现象其中一个方面,36-39分;
8. 没有写到 “中国式XX”和“中国XX”现象的,36分以下;
9. 立意缺乏正能量的,36分以下。
三、其他标准:
(一)错别字扣分
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
(二)字数扣分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2. 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 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 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 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
6. 完全空白的,评0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本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fjksw@163.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