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高考考生们即将走上考场。考场答题必须留意各种细节,今日早报邀请了泉州一中高级教师陈小喜为大家讲解考场注意事项。
□早报记者张文实习生黄雅珊
陈老师认为,应试技巧主要是审题和答题的巧妙技能。审题能力强,是提高正确答题和答题速度的前提条件;审题能力差或者马虎,是做错题和答题速度慢的原因之一。培养审题技巧,就是要注意平时训练,拿到试卷,要迅速而准确地看清楚题目的要求,千万不要马虎大意,要避免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情况出现。因此,建议考生们谨记以下几个原则:
审题要慢,答题要快
有些考生只知道一味求快,往往题意未看清,便匆忙动笔,结果误入歧途,所谓欲速则不达,看错一个字可能会遗憾终身,所以审题一定要慢,有了这个“慢”,才能形成完整的合理的解题策略,才有答题的“快”。
运算要准,胆子要大
高考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反复检验,更不容许你一再地变换解题方法,往往是拿到一个题目,凭感觉选定一种方法就动手做,这时除了你的每一步务求正确外,还要求把你当时的解法坚持到底,也许你选择的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如回头重来,将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当然坚持到底并不意味着钻牛角尖,一旦发现自己走进死胡同,还是要立刻迷途知返。
要做到会多少答多少,即使是没有把握也要敢于写,碰碰运气也无妨。在标准化考试中,敢于猜测的考生有时也会取得较好的分数。
先易后难,敢于放弃
答题的次序应尽量做到先易后难,这是因为一方面做容易题准确率高,用时短,能够增强信心,使思维趋向高潮,对发挥水平极为有利;另一方面如果先做难题,可能会浪费好多时间,即使难关被攻克,也已没有时间去得那些易得的分数,所以关键时刻,敢于放弃,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对平时成绩中等上下的同学来说,一心想“捞满分”是大忌。当然,应该捞的分一定要捞,该放弃的敢于放弃。如果有时间再攻暂时放弃的题。
先熟后生,合理用时
面对熟悉的题目,自然像吃了定心丸,做起来得心应手,会使你获得好心情,并且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留下更多的时间来思考那些不熟悉的题目。有些题目需花很多时间却只得到很少分数,有些题目只要花很少时间却有很高的分值。所以应先把时间用在那些较容易题或分值较高题目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书写规范,既对又全
试卷不是给自己改的,要给改卷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必须书写规范,层次分明;要点清晰,重点突出,否则评卷人可能看不清,甚至找不到你的得分点,导致很多同学自我感觉良好却得了低分。因此做解答题时切忌只求结论,不顾过程,要力争既对且全,把该得的分都得到手。
最后,假如考生上场时发现试卷结构有变,要有思想准备。这几年一些科目在创新方面作大胆的探索,考生切不可慌乱。此外,做完试题,如果还有时间,考生是应认真复查,复查时要检查试卷要求、答题思路、解题步骤、答题结果。侧重检查:一、姓名考号答题卡,二、有无未做或遗漏的题目,三、有无誊写抄录错误。特别提醒:千万不要提前交卷和改变选择题的答案,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