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辅导 - 高考综合习题 - 正文
地理高考复习大纲
来源:北京天利考试信息网 2005-4-4 10:02:05 【字体:小 大】

 

    教育部考试中心2004年地理科《考试大纲》提出的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 卷结构及根据专家分析预测提出的新观点构成了2005年地理高考复习大纲,即复习的内容、 重点、策略等。

  一、考试能力要求  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原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高中部分)修订本》(不含高中地理选修课部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用)》,以及“教学内容调整意见”等文件精神,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订本学科考试内容。

  1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位置;识记重要的地理数据;了解涉及地理的重大时事。    

  【注意】  重要的地理事物主要指教材和《考试大纲》中涉及的大洲、大洋,主要山脉、河流,主要国家、城市、交通线、人口等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以及它们的名称和空间分布等。地理数据应属于地理事实范畴,在地理知识体系中起着“定量”的作用。涉及的地理的重大时事,主要是指见诸报端、具有全国或世界意义的,又未能写入教材中的地理新事物,或地理研究的新成果或新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重大成就,地理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2正确解释和区分地理概念及其含义。    

  【注意】  地理概念是地理理性知识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地理原理、分析地理特征、总结地理规律等,是需要以掌握地理概念为前提条件的。

  3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掌握本《考试大纲》中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    

  【注意】  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主要是要明确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认清区域中主要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及其形成的原因,从对这些特征进行对比中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从而加深对我国区域地理特征的理解。

  4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5描述、概括、理解各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    

  【注意】  自然地理要素主要是指气象气候、河湖水文、地质地貌、太阳辐射、植被土壤等。人文地理主要包括工农业生产活动、人口和城市、资源和能源、交通和贸易、环境和环境问题等,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和保护、土地的利用、资源开发等。

  6认识和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区域的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

  7理解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运用所学的地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观点,运用地理事实材料,简明地推导或定性地说明地理规律和原理。    

  【注意】  地理基本规律主要包括分布规律、运动规律和变化规律等。

  8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

  9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并尝试创造性地解释和解决地理问题。

  10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地理计算或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    

  【注意】  文字准确,指的是考生对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描述以及对考生自己观点的说明、论述要符合语言的使用规范。条理清楚要求考生的说明、论述有条理。逻辑严密则指的是考生所论述的内容应该主旨明确,结构完整,思路清晰。二、考试内容  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图  

  1宇宙中的地球    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体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关系

  太阳系概况。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太阳能量的来源。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

  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

  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

  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意义。

  时区的划分。区时的计算和应用。日界线。北京时间。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

  运动物体的影响。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四季的形成;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

  (4)宇宙探测

  宇宙探测的意义。宇宙探测的现状。

  【注意】  宇宙、天体、天体系统、月相、晨昏线、太阳高度等概念、特征, 昼夜更替的原因和意义,地方时、区时的计算等都是考查重点。

  2大气    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的组成。

  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的运动

  大气的受热过程。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

  大气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

  关系。

  (3)大气降水

  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量柱状图和等降水量线图。

  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4)天气、气候与人类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及其利用。

  寒潮、台风、暴雨、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危害及防御。

  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注意】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点,太阳辐射的特征及对地球的影 响,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根据锋面的移动判断天气变化,不同气候 类型的成因、分布、特征,根据气候图表分析气候类型都是这部分内容中需要重点复习的考 查点。

  3海洋    

  (1)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海洋表层平均盐度、温度的变化规律。

  海洋。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海洋开发

  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其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中国邻近海域,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主要盐场。

  (3)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的主要环境问题。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措施。

  【注意】  洋流的成因及世界洋流模式,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海洋的环 保问题是考查重点。

  4陆地    

  (1)陆地的组成要素

  主要造岩矿物。三大类岩石。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生物在陆地环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陆地环境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域分异规律。

  (3)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资源问题。

  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

  主要地质灾害的危害,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注意】  地壳的物质组成及循环过程,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板块学说的基 本内容等是复习的重点

  5地图    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常用图例、注记。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注意】  对地图的考查力度在逐步加强,本部分内容中提到的图表都要认真 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

  1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

  (1)农业

  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注意】  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布局和主导区位因素,农业的主要分类是重 点。  

  (2)工业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

  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

  【注意】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企业发展的特点是工业中的重点 。

  2人口与环境    

  (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

  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数量与环境

  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

  人口数量增长、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

  (3)人口素质与环境

  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

  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4)人口迁移与环境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注意】  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人口迁 移的现状、原因等是考试的热点。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

  (1)聚落的形成

  乡村、城市的起源及其发展。

  (2)城市的区位

  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城市化及其进程

  城市化及其进程。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

  (4)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

  城市的合理规划。

  【注意】  地形、河流、气候等因素与城市区位的关系,资源、交通、军事等 因素与城市区位的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及异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 施等内容是考查重点。

  4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

  (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服务业等)及作用。

  (2)交通运输和通信

  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

  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

  现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网络的作用。

  (3)商业贸易

  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商业网点的布局。

  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

  当代金融、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

  5文化景观    

  (1)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的形成。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

  (2)文化源地与文化传播

  文化源地。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的主要途径。

  6旅游活动与环境    

  (1)旅游活动及其作用

  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活动的作用。

  (2)地理环境与旅游

  旅游资源及其特性。旅游资源的价值。

  中国的旅游资源。

  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

  (3)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7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

  (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2)世界经济地理格局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国际经济的区域合作与竞争。

  (3)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8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

  (1)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问题的防治。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2)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进。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注意】  环境问题的防治,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是考查热点。  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

  1世界地理概况    

  (1)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注意】  世界海陆分布,世界的国家和地区是这部分中的重点内容。  

  2世界地理分区    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3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    

  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第四部分 中国地理  

  1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

  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

  2中国的民族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3中国的地形    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4中国的气候    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注意】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主要气象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是高考的重点。  

  5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目前通航河段。

  6中国的区域差异    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

  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

  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7北方地区    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主要城市。

  8南方地区    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

  主要城市。

  9西北地区    

  地理位置和范围。

  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

  主要矿产地。

  主要城市。

  10青藏地区    

  地理位置和范围。

  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

  能源和矿产资源。

  主要城市。

  11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

  地理位置和范围。

  经济发展的特点。

  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12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    

  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

  地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

  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

  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趋势。

  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可能模式。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

  (一)形式  

  闭卷。笔答。

  (二)时间  

  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三)内容比例  

  自然地理、地图和人文地理部分   约60%~70%

  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部分  约30%~40%

  (四)题型比例  

  选择题  约50%

  非选择题(包括填空、填图、绘制简图、  约50%

  读图分析、综合分析、论述等)

  (五)难易程度比例  

  易题  约30%

  中等难度题  约50%

  难题  约20%

  【注意】  本部分内容每年的变化都不会很大。复习时,大家可以根据内容比 例、题型比例、难易程度比例,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具体分配复习时间。如:假设你是一 个优等生,自己的基础非常扎实,目标是上重点大学,那么你在难题的复习用时上就应该比 一个目标是上一般大学的中等生长。   四、地理复习要领  

  1打牢基础    

  打牢基础,就是要求考生对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要记忆清楚,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