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潜水。承压水。
4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1)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和划分依据。
(2)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地壳的化学组成和分层。
矿物的概念。
岩石、矿产和矿床的概念。
地壳物质的循环。
(3)地壳运动
地壳的变化和地质作用。
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
地质构造:褶皱,断层。
(4)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与更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5)地球内能的释放--地热、火山、地震
地热资源及其分布。地热能的利用。
火山的构造和分类。
地震。震级和烈度。地震的分布规律。
(6)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7)地壳的演化
地层和化石
地壳的演化史。
5地球上的生物圈和自然带
(1)生物与地理环境
生物圈的概念、范围。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植物的分布与环境。
(2)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生态平衡。
(3)自然带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陆地上的自然带。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6地图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
常用图例、注记。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自然资源和资源保护
(1)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人类与自然资源。
(2)土地资源及其利用和保护
土地的概念。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合理利用及保护土地资源。
(3)水资源及其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前景。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4)生物资源及其利用和保护
森林与环境。世界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保护森林,绿化祖国。
草场资源及其利用和保护。
自然保护区。
(5)矿产资源及其利用
矿产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世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2能源和能源利用
(1)能源概述
能源及其分类。
能源的转换和传递。
(2)常规能源
煤作为能源的特点。煤的分布。 石油、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石油资源的分布。
水能的特点。水能的分布和利用。
生物能的利用。
(3)新能源
核能的特点和利用。
太阳能的利用。
沼气。
(4)能源问题和能源利用的前景
世界的能源消费构成。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
能源生产和消费在地区上不平衡。
世界能源问题。我国能源开发的现状和前景。
3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1)农业概述
农业生产的特点。
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农业技术改革。
(2)世界农业发展概况
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
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3)世界的粮食生产和粮食问题
粮食生产的重要意义。
世界粮食生产和分布。
世界粮食问题。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
(4)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中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农业的现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畜牧业和水产业。
4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1)工业概述
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主要工业部门。
(2)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工业分布概述。工业布局。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3)世界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世界工业发展概述。
20世纪50~70年代的工业生产和布局。
(4)我国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中国主要的工业地区和工业地带。
消除工业“三废”,搞好环境保护。
5人口和城市
(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
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
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人口政策。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2)人口的迁移
国际人口的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城市化和国土开发。
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3)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问题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城市化及其进程。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4)中国城市的发展
1949年以来城市发展的特点。
6人类和环境
(1)环境和环境问题
地理环境的概念。人类生活、生产与环境。
环境问题的产生。
(2)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
人类是通过发展与环境发生关系的。
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
参加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