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填报志愿来说,模拟考试分数是第一项重要的参考分。
面对无数的大考、小考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分数,我们应该着重关注高三后期的模拟考试成绩。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考生所在地命题老师在出命题时,都要对高考大纲进行仔细分析,并努力揣摩高考命题者的心理,因此模拟考试的出题思路,以及题的难易程度与高考试题都相当接近,此类考试的成绩也应与高考成绩较为接近。
(2)部分省市的模考均是进行统一阅卷,并且采取的是与高考一致的阅卷方式,这一点也使它能成为高考的一个重要参考。
(3)模拟考试并不是只从客观考卷、阅卷等方面模拟了高考,同时它给考生制造了一种高考的氛围,让考生从心理上也进行高考模拟。
在分析几次模拟考试成绩,以掂量自己实力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几次考试相加,然后以一个平均值做参考。应该注意的是这几次考试成绩的变化趋势:可以画一条曲线图,看是一个比较平稳的趋势,还是一个上升或是下降的趋势,它反映你成绩的稳定性,也是对你是否适应“高考”这种考试形式的检验。不论模考的成绩如何,高低不同的曲线,从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你高考时可能发挥出的水平。
如某重点中学的一位老师曾经根据高三下学期的几次重要考试(模考及月考)的成绩趋势,给学生预测考试分数。他在将高考题难度假定在与前一年相同的情况下,对成绩趋势为上升的学生,在其最后一次模考成绩上加上60分,作为其高考所能达到的分数;而对于平稳趋势与下降趋势的学生,分别在其最后一次模考成绩上加上40分和20分。通过这样一个分数与前一年各高校的录取分数相比较,就能较直观的确认考生的能力能达到哪一类高校。
当然,在强调重视模拟考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兼顾到平时的考试成绩,因为在高考场上的表现,是靠平时积累得来的。并且,从某一方面来说,模考只是几次较为个别的考试而己。我们不能完全排除一些成绩一贯较好,但在模考中出现较大失误的可能。这类同学,此刻应该以平时成绩为准,相信自己的实力;同时认真分析模考失败的原因,在高考中尽量避免此类失误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