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省质检 - 正文
2008届福建高三省质检质检试卷名师逐科评点
来源:台海网 2008-4-13 10:54:20 【字体:小 大】

”,这个思路在删减的 “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节准确提到,这种“超出”和“渗透”的命题方法符合新课程背景下的命题观念。

  “一个不足”:主观题的考查线条略显单一,如果把多个重点或热点嫁接在一起会更精彩些。

【复习对策】

快慢结合细读 推导总结提升

  省质检后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优化复习过程,讲究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下面从三个层面介绍备考的立体推进法。

  第一层面:上好每堂课。

  1、循序渐进复习。无论是专题还是热点复习,要有渐进性和梯级感,不要拔得太高也不能简单重复;

  2、适当结合课本。专题的梳理和热点的提取不要空洞而抽象,应从课本中推导、总结和提升。

  第二层面:回归课本。

  1、计算好5本书有几节?从现在到高考还有多少天?据此制定读书进度表,明确每天要读的量;

  2、追求有效的读书过程,地毯式搜索5本书的大字、小字、地图、材料、表格、注解等,切实夯实基础;

  3、快慢结合细读,要心中有数,千万不要打开课本总是第一章第一节第一段,缺乏计划性;

  4、回归课本和做题有机搭配,抓好5本书的积累过程,才能厚积而薄发。

  第三层面:选题、练习、讲评和归纳缺一不可。

  1、精选题目。保证题目的典型性、针对性,可以活化学生的历史思维;

  2、训练做题。平时训练要注重试卷的正确表述和书写规范;

3、注重讲评。一讲清审题,正确而深刻的审题是成功的一半。二用好历年高考题,从高考题的设问中体会高考“怎么考”,从高考题的参考答案中体会 “怎么答”。三借题拓展,从一道题拓展出相关的几道题,通过变化材料和设问来熟练运用某一重要知识,反对题海战术。

  4、归纳方法。行之有效的方法很重要,在学习的各环节要懂得触类旁通。

  考前10天特别提示:适当精做题以保持答题的敏感度;用选择题进行拉网式训练,有目的、有意识地查缺补漏;用非选择题进行借题发挥式的点拨,尽量放大知识和能力;归类和整理好各地试卷和信息,理清考前思路,胸有成竹迎考。

地理

钟有长 厦门一中高三地理备课组组长,福建省中学地理骨干教师

【试卷评析】

体现时代特点 图表运用充分

  1、题目设计:与2007年全国文综1卷保持一致,即由11道选择题、2道学科内综合题及1道学科间综合题组成。

  2、试题素材:重视了“新材料、新情景”(如我国在建的沿海客运高速铁路、今年1月南方雪灾、美国粮食乙醇生产等)的创设与运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体现了地理学科关注时代的学科特点。

  3、能力要求:较好地体现了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一方面通过类型齐全、信息量大的图表与文字载体,考查了学生获取有效信息,通过调动和运用知识对信息进行理解与整合,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述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同一示意图为载体,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假设条件)回答问题(如6-8题),考查了学生思维的跳跃性和敏捷性。

  4、不足之处:第9、10题提供的信息略显不足。

【复习对策】

用图巩固知识 力求“无中生有”

  一、读透课本——— 记“死”地理知识及其结构

  1、牢记地理基础知识。尽量通过图(读图、填图、画图、图图及图表转化)文综合的方法理解与牢记基础或经典的地理知识是必要的,也是最好的地理读书方法。2、优化主干知识结构。整合与细化地理主干知识结构。如“区位因素分析”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而把各种“区位因素”都整合成下列知识结构,并用其分析工农业、聚落、交通、商业等具体区位因素,解题的思路便能十分清晰。

  (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土壤、资源、地质基础。(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力量(经济腹地)、历史(原有基础)、原料(农林牧渔产品)、燃料(动力、能源)、劳力与技术、交通运输、消费市场、农业、工业、人口、城市、地租、机械、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协作条件、政策(政治)、国防(军事)、民族、宗教、风俗习惯、客户类型、个人偏好。

  (3)环境因素:①追求优质环境要素:如上风上水,远离污染,环境优美。②避免环境污染。

  二、精做题目——— 用“活”地理知识及其结构

  1、做题程序合法。从时间线索看做题是一个严格的审题—解题—答题的过程,不可置换。

  (1)审题要准确。全面分析,对于地理图文材料,要能审出时间、空间、地理事象、问与答等四个方面。对于如何答则需要注意题目中的行为动词(指出、说明、对比、分析等)。

  (2)解题有过程。要在试题上圈点出反应“时、空、地、问答”的关键字词,要把解题过程写在试题旁。

  (3)答题重规范。选择题及综合题都要在规定时间内按规范的要求填涂或写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所用知识(结构)正确

  (1)在知识结构下解题。利用经验常识与通用思维,地理知识与地理思维,相关学科知识与思维等对 “地理事象”的结构进行分析,是解题的首要任务。如本次试卷第40(6)题,首先要分析“区位因素”的知识结构,通过提取材料四中的有用信息及调动大脑中的知识储备,可得出本题答案的角度是“原料、交通、人口、城市、经济、市场、政策、技术”等,再把这些角度具体化便是答案。

  (2)牢记解题方法。通过解题来巩固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是做题的最重要目的。如在等压线图上画出某地的风向方法:(1)画出某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与等压线垂直,从高压指向低压。(2)考虑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南(北)半球的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右)偏。(3)考虑有无摩擦力对风的影响:高空(近地面)的风向偏向90°(45°)。综合第二、三步,用一实线短箭头画出风向即为等压线图上某地的风向。

  3、整理反思错题。把高三总复习以来的练习(尤其是大型考试)中的错题进行整理,从做题程序、解题方法、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反思,分析应对策略。

  在良好的心理、生理状态下,“无中生有”应成为省质检后地理学习的主旋律,即读书要“无中生有”(知识点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知识结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做题要“无中生有”(通过提炼整合分析地理信息及调动知识储备,“无中生有”解出答案)。

物理

李仁麒 厦门双十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

【试卷评析】

突出学科特点考查实验能力

  1、试卷贯彻了近几年来高考物理试题坚持 “稳中求改、稳中求变”的试题设计原则,同时也体现了物理课程改革的理念。

  2、试卷的结构、题型、分数比例、试题难易比例均遵照《考试大纲》和《参考样卷》的要求。整卷试题的编排次序均按照 《参考样卷》的要求,并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编排试题,使考生答卷感觉很 “顺”;试卷物理部分难度值抽样约0.49左右。

  3、试卷涉及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大。12道物理试题涉及 《考试大纲》131个考点中的30个左右,约占22.9%;所涉及的知识覆盖了力、电、热、光、原子物理各部分中的主要知识牞高中物理的各个章节均涉及到。

  4、试卷以学科内综合为主,注重对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如力学与电学内容约占78%,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5、试卷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较全面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实验仪器使用、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有几点值得商榷:

  ①电学内容所占的比例偏少,而光学所占的比例偏多,匀速运动求速度偏多,匀变速运动偏少。运动学偏多而功能关系偏少。

  ②三题计算题的难度梯度控制不够理想,23、25题难度不够,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时间把握不好而影响成绩。

  ③ “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偏低。

【复习对策】

加强专题训练力学电学为重

  1、根据自己存在的问题,适当调整复习计划,加强“补缺补漏”工作,提高复习效率。一是要以模块或专题的复习为主,弄清知识内在联系,做到知识有序存储、迅速调用。二是要针对薄弱环节、狠下功夫、强化训练。

  2、需要再强调的是五种能力要求。尤其是“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必要时能应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应加强这方面的专题训练。

  3、应夯实基础,强化基础知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一般,一份试卷只能考查30个左右的知识点,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热学、光学、原子核等基础知识往往出现在选择题中;力学、电学等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往往出现在计算题中,且力学与电学内容的考查往往占80%左右。

  4、加强专题训练,构建物理模型,提高分析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重点不能放在难、偏、怪题上,要注重对典型物理过程的分析与理解,构建物理模型,培养处理物理问题的一般思维方法。要构建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络,充分利用《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参考样卷”和近几年高考试题作为训练的范例,构建中档题的解题基本思路,提高审题的深刻性、解题的准确性以及答题顺序的策略性。5、要重视实验的复习,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仪器的使用、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读数等要切实掌握;2)要提高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尤其是学生运用所学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来解决新情景下的实验问题的能力;3)对于《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主要实验步骤要做到真正理解,不能满足于死记硬背实验步骤和结论;4)要真正掌握必备的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6、加强图、表知识点的训练。在实际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图、表的应用非常普遍,它提供的信息多而且直观。能看懂图、表给出的物理过程、会利用图、表描述物理过程、会利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区分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化学

王后己 厦门双十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

【试卷评析】

联系生活实际 突出热点问题

  理综化学试题难度适中,仍采取了“8+4”模式,即8道选择题、4道填空大题。整套试卷既注重基础,又坚持练习中等难度试题,没有出现难题和偏题。

  选择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共存问题;物质的分类;电化学中的原电池反应;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电离平衡中的PH计算;化学实验以及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等热点问题。

  在第二卷的主观试题中涉及元素周期表、分子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无机推断题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涉及的常见物质高达15种以上。考查的知识点有浓、稀硝酸的氧化性、浓硫酸的氧化性,金属、非金属单质的还原性,铵盐遇碱放出氨气以及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和合成氨工业。

  试卷的实验题是模仿高三课本的定量实验 “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编制以碱式碳酸铜结晶水含量测定。试题有审题陷阱,例如:加热时缺少的仪器,试题要求的计算程度较高,为带字母的代数式计算。实验题还巧妙地将无机实验和有机实验联系在一起,增加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最后一道有机试题,考查内容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突出了有机的主干知识和热点——— 官能团的性质与相互转化关系以及酯类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学生解题时,不会运用题中给出的分子式推断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高考化学的主干知识,三大化学反应、三大平衡理论还有结构理论,省质检试卷都涉及到了。26题的最后一问考查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书写使学生感觉困难,因为在氧族元素中它不属于主干知识,课本也没有强调,考纲没有涉及。

【复习对策】

每天定量做题 规范化学用语

  由于理科综合考试是将理、化、生三科合在一起考,其特点是知识跨度大(三科)、试题分值大(一道选择题有6分),因而学生的压力大。一些学生还没有找到理综考试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最后两个月的复习在注重基础的同时,还要抓能力、解题速度、思维方法的训练。

  基础是关键。最后阶段要回归课本并不是对课本进行简单的扫描,而是针对学习、解题过程中及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看看自己有哪方面的缺陷,将缺陷分门别类,例如是知识缺陷,还是能力缺陷,甚至是习惯缺陷?然后逐个击破。

  看书一定要手、脑并用,光看不做习题没有用。题海战术不可取,但是理科不做题会手生,思维能力跟不上。所以,每天要做一定数量的试题,做一道题要保证有所突破,不能做完就算,做完一定要回头看:这些知识是和哪些知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个题是可以怎么变化的;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考虑怎么变化,怎么改造,如果提升能力的话会从哪个方面提问。

  另外做完题,一定要把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进行详细的对比。看看自己的问题在哪儿,和他人的差别在哪儿,自己回答问题的点答到了没有,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通过每一周综合训练提高解题速度,提高阅读、审题能力,并及时纠正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化学术语出现错别字等问题。

  此外,要避免将名称写成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将结构简式写成结构式或分子式,将反应条件漏写以及化学方程式未配平等而失分。

  最后阶段,建议做高考真题,通过做题感悟高考试题是如何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生物

林荣坤 厦门双十中学高三生物备课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

【试卷评析】

试题覆盖面广 体现能力梯度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