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福建省质检 - 正文
2005年省质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试题分析
来源:海峡教育报 2005-4-30 17:06:38 【字体:小 大】

命题特色

    1、 内容与要求紧扣考试大纲与说明,试卷结构、分值分布等与大纲保持一致。

    2、 试卷难度适当,既激励学生,又暴露问题。

    3、 注重基础知识,较全面考查各学科能力。

    4、 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应用性。

    5、 加大实验考查力度。

省质检理科综合化学科分析

特约撰稿人

    1、 淡化学科间综合,突出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及学科内综合。

    2、 淡化知识的记忆,突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 淡化对权威的迷信,突出本校学生实际。

    4、 淡化计算的综合性,突出计算的化学原理。

    5、 淡化实验的人力编造,突出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省质检理科综合生物命题说明

特约撰稿人

    1、 强调探究性学习和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全部以实践的素材为背景实施该方面的考查,但结论都落脚于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和做过的实验;给出数据、图表,要求学生归纳、总结结论;特别注意文字表述这个我省历来弱项的考察。尽量努力反映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趋势,意在突出“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这一高考核心。

    2、 注意易错、易混、易忘、易忽略的地方的考察,意在提醒下阶段复习需要特别关注。

    3、 注意重要知识的考察,尽量照顾知识的覆盖面,并把选修和必修知识组合在一道题目中,反映高考中生物试题的特点。

    4、 设计有开放性的答案,鼓励学生创新意识,灵活应用所学习的知识表述知识的观点、方法和手段。

    5、 注意普遍应用实际问题进行考察,但每个选项、答题点均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出处;意在提醒不要抛开课本,不要陷入题海不能自拔,同时,特别提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培养,这是我省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6、 十分关注考纲变动的内容———实验目的、文字表述、实验结果与现象的处理、探究实验、关注“限制性”词汇、新情景的应用与评价、认识新图形中的内容含义并能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验设计等,将其体现于试题中,意在提醒教师关注。

 

省质检理科综合物理命题说明

特约撰稿人

   一、《2005年高考考试大纲》的变化

    1、 命题指导思想的变化。

    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试题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要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能力要求的变化。

    因为理科综合部分的能力要求改为分学科阐述,物理学科的能力要求恢复成与单科考试大纲中的能力要求一样,包括5个方面: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其中,对“分析综合能力”做了适当的修改,把“能够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改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在高考物理中的重要地位。

    3、 知识内容的变化。

    1) 第8个知识点,“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修订为“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的方向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明确了是速度的方向。

    2) 第12个知识点,“万有引力定律.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重心”修订为“万有引力定律.重力.重心”,同时,在说明中增加了一条,“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从而有利于考生对重力的概念及其本质的准确理解。

    3) 第28个知识点,“动能.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修订为“动能.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动能定理)。”

    4) 第34个知识点,“弹簧振子.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简谐振动的振动图像”修订为“弹簧振子.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5) 第42个知识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修订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阿伏伽德罗常数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6) 第62个知识点中的“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移到第63个知识点中,要求由II降为I

    7) 删除第82个知识点中的“感抗和容抗”。

    4、 试卷结构的变化。

    选择题由单选题变为不定项选择题,且单独排列,与生物、化学学科的选择题区别开来。

   二、试卷结构

    物理总分120分。第I8道选择题,每题6分,共48分,选择题占40%;实验题18分,占15%;论述计算题54分,占45%。其中力学约50分,占42%;电学约46分,占38%;光学12分,占10%;热学6分,占5%;原子物理6分,占5%。基本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力学与电学内容占80%,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三、 试卷的难度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比例约为352,一般认为试题难度值在0.7(含0.7)以上的属于容易题,难度值在0.4~0.7之间的属于中等难度题,难度值在0.4(含0.4)以下的属于难题。全卷难度值约0.57-0.58。试题在设计时注意到切入点放低,让考生容易入题,特别是II卷的三道大题都有一定的梯度。

   四、 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力求考查物理的五种能力。

    试题突出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考查。例如,第14题,考查核反应方程;第15题,考查光电效应;第16题,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第17题,考查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的应用;第18题,考查波的图像;第19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第20题,考查电场强度和电势的概念;第21题,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第22题,考查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实验电路的连接、伏安特性曲线;第23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第24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的规律;第25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运动规律。

    在考查物理主干知识的同时,特别突出考查了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例如,第141516题着重考查理解能力;第17181920题着重考查推理能力;第22题着重考查实验能力;第21232425题着重考查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第25题的设计有一定新意,要求考生对试题的物理过程、方法和情景非常熟悉,突出对物理思维能力的考查。

    2、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应用性。

    例如,第23题设置了在公路上测试汽车制动性能的情景,考查运动学规律和牛顿定律,对考生进行安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第19题联系考生生活,以水中射灯为试题的情景,考查几何光学的知识。

    3、联系高新科技,体现时代气息。

    例如第17题联系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考查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通过考查,一方面能较好地鉴别学生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水平,另一方面能引导同学们关注科技前沿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4、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实验能力考查。

    22题共18分,占物理科分值的15%。试题来自课本的学生实验,通过精心改造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意。其中第(1)小题考查基本测量仪器(秒表)的读数;第(2)小题(a)要求学生找出某个实物连接图中的错误之处,从另一个角度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b)要求学生画出正确的实验原理,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掌握情况,(c)利用图线考查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5、 关注世界物理年。例如第15题,考查光电效应,纪念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

   五、 教学建议

    1、注意《考试大纲》的变化。

    除关注知识内容的7点变化外,还应注意选择题由单选改为多选,因此要加强相应的训练,减少失误。

    2、加强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益。

    根据省质检的结果,总结经验,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复习计划,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综合意识,构建合理的知识网络。一方面以块或专题复习为主,搞清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做到知识有序贮存,迅速调用。另一方面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把模糊不清的问题下功夫弄清楚,进行强化训练,提高总复习的实效性。

    3、突出以能力培养带动知识的复习,尤其是增强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最后阶段不要深挖洞,要注意把广度拓展开,要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对已经删、减、降的内容大胆舍弃。首先,对于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掌握不扎实的,要继续给予关注,特别是易错、易混的概念,一定要下决心彻底弄懂,提高理解能力;其次要提高在新情景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目的问题及提供的信息,从自己原有的知识网络迅速检索对解决本问题有用的知识,将两者结合起来,这就是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和关键。要形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一要有获取有用信息、接受新鲜信息、排除干扰信息的能力;二要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网络体系;三要积累一定的社会科技、自然方面的实际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四要有扎实的基本技能和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形成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4、重视实验,提高实验能力。首先要掌握实验基本仪器的使用;其次要提高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因此不但要自己动手独立完成每一个实验,还要按类型进行复习,归纳总结,要掌握用学过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解决立意新颖的实验问题,要学会根据题目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培养运用实验知识能力和迁移能力。

    5、要有自信,提高心理素质。不要太在意考试的成绩和排名。要善于寻找原因,总结经验,同时一定要坚信自己的实力,不要死盯着高分,心态要平和。答题时要合理安排时间,千万不能放弃不答,既要开拓思路,大胆作答,又要注意书写规范、简洁,努力提高得分率,争取好成绩。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